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城市综合竞争活力全省排名第六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10-20 17:0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城市综合竞争活力,是一个城市作为竞争主体在发展中获取资源、市场信誉和形成实力的能力,是多方面因素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近日,陕西省信息中心从经济发展、市场竞争、资源汇聚、基础支撑、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了由经济发展能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资源汇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支撑能力、公共服务能力6方面共33个指标体系,采用量化测度,得出我省各市综合竞争活力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
  2012-2013年度,陕西省城市综合竞争活力指数37,西安则为84.9,远远高出平均水平。十市排名依次为:西安84.9、榆林42.4、延安37.8、宝鸡36.9、咸阳33.3、铜川31.8、安康27.7、汉中25.8、渭南25.2、商洛23.8,全省各市综合竞争活力排名曲线呈现西安绝对领先的“L”型分布特点。
  分析指出,铜川综合竞争活力属于综合发展空间受限而导致内生性自主发展能力相对不够强的发展类型。铜川综合竞争活力优势主要在于:经济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均排全省第3位。其中较领先的指标包括GDP增速、人口城镇化率、产业结构水平、千人医生数和千人床位数、农村万人村级卫生组织数、万人拥有专任教师数等。
  铜川综合竞争活力的短板在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资源汇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排全省第10、8、6位,其中明显落后的指标包括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进出口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非公经济发展水平、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全员劳动生产率、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金额与GDP比率、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主要星级饭店数量、实际利用外资额、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申请数、R&D人员全时当量等。铜川地域空间较小、服务半径不大、而又靠近西安等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内生性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和经济社会外向度的提升。
  各市要提高综合竞争力必须克服短板,西安应着力提升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产品的人均享有水平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经营效益。其余九市需重点突破的共同项有:第三产业比重、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金额与GDP比率、实际利用外资额、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申请数量、R&D人员全时当量、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实施项目完成投资额、宽带入户率、城镇万人社区服务设施数和农村万人村级卫生组织数。另外,铜川、延安、商洛的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增加,陕南陕北各市和铜川的铁路客运列车数,这些指标也是亟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网络编辑:张志珍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