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信息中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要义,从经济社会转移转化水平、城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城镇环境质量整理水平和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全面分析评价了全省各地新型城镇化水平。
2012-2013年度,全省新型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9.4,比上年度提高4个点,整体呈进步态势。10个设区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排位依次为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汉中、榆林、延安、渭南、安康、商洛。从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增幅看,全省平均增速为8.6%,超过全省平均增速的有5个城市,分别是、汉中、宝鸡、咸阳和西安,增幅分别达35.8%、21.9%、15.3%、13.9%和10.8%。铜川的增速为-0.2%。
2012-2013年度各市新型城镇化总指数及排名变化情况
|
2012-2013年度 |
2011-2012年度 |
|||
总指数 |
位次 |
增幅 |
总指数 |
位次 |
|
西安 |
80.6 |
1 |
10.8% |
72.7 |
1 |
咸阳 |
58.1 |
2 |
13.9% |
51.0 |
2 |
宝鸡 |
54.7 |
3 |
15.3% |
47.5 |
3 |
铜川 |
46.1 |
4 |
-0.2% |
46.2 |
4 |
汉中 |
43.7 |
5 |
21.9% |
35.8 |
9 |
榆林 |
43.5 |
6 |
5.3% |
41.3 |
8 |
延安 |
43.4 |
7 |
-1.2% |
44.0 |
5 |
渭南 |
41.7 |
8 |
-3.3% |
43.1 |
6 |
安康 |
41.2 |
9 |
35.8% |
30.3 |
10 |
商洛 |
40.7 |
10 |
-4.3% |
42.5 |
7 |
关中 |
56.2 |
- |
7.9% |
52.1 |
- |
陕北 |
43.4 |
- |
1.9% |
42.6 |
- |
陕南 |
41.9 |
- |
15.5% |
36.2 |
- |
全省平均 |
49.4 |
- |
8.6% |
45.4 |
- |
变异系数 |
23.91% |
23.43% |
铜川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排名全省第4位,主要是由经济社会转移转化水平较高带动的结果。铜川市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水平和城镇环境质量整理水平居全省第6、7位,但城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居全省末位。在二级指标中,经济社会转移转化水平包含的5项二级指标中有4项居全省中上游,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平均规模均排第2,非农产业比重和人口城镇化转移度也居中上游,较大程度支撑了经济社会转移转化水平排全省第2的结果。
分析指出,区域极不均衡型城镇化特征呈扩大趋势。西安市具有城镇化综合水平高但环境短板依然明显的主要特征;铜川市属于经济社会转移转化水平较高型城镇化。铜川要在新型城镇化中突围,要努力克服城市供水能力、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