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市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4-07-27 08:5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教育惠民工程顺利实施,教育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2012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提速发展,富民强市”的总体要求和“建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任务,市教育局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一是实施了校车工程。2012年我市筹措2000万元采购国家标准校车55辆,整治过度校车112辆,使全市校车总数达到167辆,有效解决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安全校车全覆盖。二是实现了学校取暖工程全覆盖。全市中心小学以上所有寄宿制学校全部安装了取暖设施,惠及5万多学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取暖工程全覆盖,中央电视台曾以《这里的课堂不再冷》为题,对我市实施校园温暖工程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实施了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师生午餐工程,为22所学校改扩建、新建校园餐厅1375㎡,投入资金248万元,解决了1190名学生、322名教师的午餐问题。四是实施了学前教育推进工程。2011年以来,建成45所公办幼儿园,使我市城乡学前教育有了大幅度提升,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五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09年以来,先后实施了“蛋奶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惠学生达到19万人次。从2013年春季学期起,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全市11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41万名学生享受了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中小学生的就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六是市聋哑学校新区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700万,异地新建的市聋哑学校2013年秋季已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铜川市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六项教育惠民工程的实施,获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教师待遇,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受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达到100%,初中99.09%,高中95.11%。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现了制度化,全市小学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602人,占专任教师的68.9%;初中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640人,一级教师1006人,占专任教师的78.3%;高中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02人,占专任教师的68.1 %。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实施教师教育工程、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程,开展大规模教师业务培训、校长培训、教学能手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全市共推出陕西省特级教师32人、省级教学能手74人、市级教学能手297人,推选骨干教师1000人,学科带头人100人。涌现出赵文忠、王卫民、王海洋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典型,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保证。
  教育信息化全面普及,师生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普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已进入新阶段,2011-2013年,实施了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极大提高了师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实现学生“数字化”学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2012年宜君县获批为省级“班班通”项目整体推进县,耀州区关庄中学、新区金谟小学获批为试点学校。2013年,投资940万元,完成了铜川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7个教学点实施了“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全面加强了教学点的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配备,提高了教学点信息技术教育水平,2013年完成了全市76800名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信息建设任务。以活动促应用,以应用促整合,以整合出效果,市教育局连续8年组织开展了“铜川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评选展示观摩活动”;连续开展了13届“铜川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先后开展铜川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奖赛和铜川市优秀基础教育资源征集评选等活动。2011—2013年,在全市开展的各项信息技术应用评选活动中先后有520名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作品获奖,207名教师的优质课获奖,278名教师多媒体课件获奖。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市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行风全面提升。2009年以来,教育局始终以抓师德师风为突破口,注重服务意识,提升教育形象,全力守住师德师风这一底线,奋力维护教育这一精神家园的圣洁。先后印发了《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铜川市中小学教师失德问题处理暂行办法》和《铜川市名教师、名校长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依据《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在新区开展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试点,制定了《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试点方案》,在新区选择六所学校、幼儿园进行试点,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互评、领导评价五个方面对试点学校教师进行整体评价,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推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活动中,突出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确保教育系统收费规范,风清气正。近几年来,在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中,铜川市教育局在人民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综合满意率调查中一直稳居前列,在全省201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中,铜川市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89.13%,列全市第一,比上年提高1.71%;“两代表一委员”满意度为98.33%,列全市第二,比去年提高1.61%,在8个被评行业中,教育系统是全市唯一一个两项指标都上升的行业。市教育局在2010至2013年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中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单位。200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市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佳评差”最佳单位。
  铜川市第一个五年转型发展以来,为铜川教育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在今后支持转型发展中,教育系统将坚定“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方向不动摇,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工作力度不减弱,紧紧围绕“建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全力推动铜川转型发展,为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网络编辑:唐湘
信息审核:唐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