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印台骄阳似火,处处洋溢着发展的热情。走进位于印台镇东塬村的津樱园区,经过修剪的樱桃树一行行葱郁,树下一株株半米高的桔梗开满了紫色的花朵。津樱园区负责人介绍:“桔梗根部具有止咳祛痰、宣肺等作用,是一种中医常用药材,种植三年的桔梗今年秋季就可以采挖了,每亩樱桃园经济效益增加近万元。”这是印台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缩影。
作为农业“主力军”的印台区,依托当地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聚焦资源“抱团”,重点发展畜牧养殖、蔬菜、果业、中药材种植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农民不用远走他乡就能挣得满钵金。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农业,盘活土地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带活地域产业经济。
如何将农产品增值为俏销商品,印台区深知“升级”的重要性。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例,该区紧密围绕周陵、西塬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升值,为印台创造了更多就业和创收的机会。依托陕西大匠农科集团、陕西九州果业等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哼瑞种猪、三联果业、鹏大实业等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该区顺势做精,进一步招大引强,通过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企业,扩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联动产业链,将含蓄的“本土”优势转型为外化的“精品”输出优势,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成功带动当地人致富。据统计,去年印台区现代农业园区产品成交额54371万元,利润8020万元,带动农户2636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一切的事情都是为了让群众增收。”该区农业局局长靳玉平这样说。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地域优势,印台区几年前就开始选择条件适宜的农业园区,试验林下中药材、蔬菜等的种植。根据不同果树的种植条件以及季节气温的不同,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在这种高效循环农业下,往年果树下的‘闲置地’被充分利用,变成了处处产宝的‘聚宝盆’。对果农来说增收了,在不增加耕种土地的基础上,产出多了,土地利用率高了;从农业的生态保护来讲,农田的绿化率更高了,绿植涵养水源的功能增强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林下种养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该区以党参、苦参、黄芩等为主的中药材栽培面积10000亩,以时令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年总产量达到2.5万吨,总产值1亿元。印台镇寇村村民雒延晓乐呵呵地说:“以前在外面打工,常常照顾不上家里,如今在虹安科技公司上班,照顾家里很方便,除了地里的收成,每月还能拿1500元工资,日子过得很幸福!”
随着印台区现代农业园区多渠道支撑的升级建设,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多元产业势必能带动印台人叩响农业发展“幸福门”。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