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07-20 08:06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期省上即将出台《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铜川市积极落实中省部署,加大力度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近年来,铜川围绕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扶持现代农业发展一系列文件,有力促进了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培育认定259名职业农民,今年争取把宜君县、耀州区列入省级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到年底计划完成450人。已培育种粮大户205户,总面积3.05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3.7%;培育养殖大户383户,规模化养殖水平占到总存栏的70%以上。全市现有2个国家级、9个省级、75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5%。农民专业合作社840个,带动群众2.3万户。培育注册了10个家庭农场。
一是抓园区建设。近三年分别兑现省级、市级财政资金4500万元、29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每个区县建设1个土地流转示范基地,率先在农业园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18个省市级园区规划面积达到15万亩,占到常用耕地面积的15%,初步建成核心区2万亩,汇聚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29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5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
二是抓招商引资。抓住铜川作为资源转型城市、陕甘边革命老区振兴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等政策优势,成功争取到省上项目扶持资金1亿元。现正在争取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方案已上报省农业厅并通过评审。同时,对内扩大融资,调研制定金融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对外扩大招商,争取出台了农业招商项目用地、招商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等一揽子优惠政策。
三是抓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种子体系、畜牧兽医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实现了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乡镇站建设、生产基地一对一监管工作经验被省农业厅在全省推广。
四是抓示范带动。培育了益民农资连锁经营模式,通过推行“六个统一”解决了农资门店分散经营、难管理的问题;培育了盛发青年蛋鸡养殖模式,通过分段饲养的办法,解决了农户在青年蛋鸡饲养阶段的技术难点问题;培育了宜君沼气社会化服务模式、农机具购置补贴超市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服务效率;培育了恒盛果畜沼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猪养殖“120”模式,带动发展高效、安全农业。
网络编辑:张志珍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