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向污染宣战 建秀美铜川

副市长 任勇

来源:市环保局 发布时间:2014-06-05 08:5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我市作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曾经十分突出。近年来,我们把污染治理作为推动转型发展和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并举,大力实施碧水蓝天翠绿工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5%,绿地率36.25%,森林覆盖率达45.1%,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宜居生态示范城市称号。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出硬法上硬手,忍痛舍利,关闭拆除了8家水泥企业,淘汰产能385万吨。关闭拆除 225家小石碴厂、白灰窑和坩土窑,减少粉尘排放2.74万吨。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拆除燃煤锅炉78台,新建天然气锅炉98台,在矿区建成4座大型贮气站,城市气化率75%,市区取暖耗煤量由2010年13万吨降至4.8万吨。加快脱硫脱硝步伐,实现火电、水泥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全覆盖。深入推进210国道铜川段环境综合整治,公安交警部门设立运输车辆治污降霾检查站,从严治理货运车辆高尖装载、沿途抛洒,监察部门考核问责给力,约谈80人次,训诫谈话30人次,行政问责1人,有力促进了治污降霾工作。2013年全市收获330个蓝天,截止今年5月底,按照新标准优良天数达74天。去年7月3日在我市野化放飞的朱鹮抚育出下一代,60多只黑鹳多年落户铜川,这是对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褒奖。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依然偏重,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道路扬尘污染问题突出,煤烟型大气污染尚未得到根治;饮用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亟待加强;基层环保监管能力薄弱。目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生态环境敏感期。环境保护是实现转型的发展保障,这对饱受污染之苦、初尝治污之甜的铜川有着特别的感觉和意义。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坚定不移地向污染宣战,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推动秀美铜川建设。
  一、向支柱产业开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统领,以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抓手,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划定高压线,用法规和行业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各项部署,年内关闭拆除5家水泥企业,不再新上水泥生产线。在城市规划区内不再新建煤场和砖厂。严把项目审批关,从领导包抓的项目做起,所有建设项目,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和未通过环评初审或审批的,不得签约、选址、供地和建设。
  二、坚持民生为先,重拳整治污染。集中抓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一手严控“烧出来”的污染,一手严控“飘出来”的污染。完成20家重点污染企业环保设施提升改造,不达标的坚决不生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燃煤锅炉125台,全年削减煤炭85.9万吨。实施210国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在金锁关建设车辆冲洗台,对过往货车进行冲洗。建筑工地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系统,对已拆除的非煤矿山进行平整绿化。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汽车3935辆。确保全年按新标准优良天数不少于140天。工程措施为要,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市污水处理厂和新耀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建成北市区垃圾处理厂。加快污水收集管网改扩建工程、中水回用、工业园区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农膜、化肥。完成25家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县处理”模式,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顽疾,确保我市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三、扩充生态容量,构建绿色体系。以漆水河、沮河、赵氏河等形成的城市生态组团为纽带,集中对河道清淤疏浚,取缔沿河违规排污口,严禁乱排乱倒,恢复城市湿地和生态基本流量,还河流健康本色,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实施城市绿化、道路绿化、景区绿化、流域绿化、家园绿化五大工程,植树造林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加快建设总量适宜、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和景观系统,新增城市绿地60万平方米。实施20个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耀州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以示范引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四、推进信息公开,促进群防群治。完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启用耀州、印台区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加快宜君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制定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建立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反馈制度和污染企业黑名单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管、评价制度,在区县和重点乡镇、社区组建巡查队和监督员,巩固“纵向到边,横向到底”防控体系。
  五、铁腕执法,严格考核。环保部门要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行政职能,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零容忍”。加强夜间和节假日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一跟到底,连续查、反复查,形成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让违法者寸步难行。按照“联合执法、全方位覆盖、网格化定位”的原则,探索建立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治污降霾月考核,对连续2次考核排名末位的单位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向污染宣战,人人有责,人人受益,只有全民支持环保、关心环保、参与环保,才能激发全社会的环保“正能量”。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点滴着手,从小事做起,关注身边的环境,制止身边的污染,为建设秀美铜川作出积极贡献。
网络编辑:杨凡
信息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