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金融助农服务站收效良好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05-12 08:8: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人民银行铜川中支创新服务模式,充分依托全市1120个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站,积极探索小面额现金投放渠道,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一是缓解了农村小面额现金需求。铜川地区农村主办网点今年投放小面额847.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06%。1季度投放小面额27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91%,小面额紧缺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是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率。目前,铜川市540家助农服务站接受了主办银行或主办网点的相关培训,在掌握人民币反假知识和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等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助农服务站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金融知识,长期摆放人民币宣传资料,反假光盘,农民可以随时咨询。2013年,助农服务站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12170人次。
三是实现了业务与效益的“双赢”。助农服务站通过小面额现金投放、人民币反假宣传、残损币兑换吸引了农户,在周边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和称赞,被农民誉为设在家门口的“银行”,营业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据对辖内9个示范站的统计,营业额同比平均上升16.43%。
四是提升了农村地区人民币的整洁度。助农服务站的建立实现了残损人民币兑换的新途径,改变了农民传统持币观念,农户主动兑换残损币的意愿增强,倒逼金融机构积极做好现金服务工作。同时强化“以新逐旧”功能,加快残损人民币回笼速度,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得到显著提高。
五是拓展了反假币、反宣币的宣传阵地。通过助农服务站开展反假币、反宣币宣传,助农服务站成为不放假的人民币知识、反假币、反宣币的宣传阵地,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成效。据统计,农村主办网点今年1季度收缴假币0.834万元,同期减少41.49%,收缴反宣币0.0005万元,人民币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
六是优化服务格局,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农服务站发挥了充分的范围经济效应,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通过业务分流有效缓解了银行网点柜面服务压力,使金融服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服务站投放、兑换、宣传活动也提升了央行良好的金融服务形象,提高了在农村地区的公众影响力。
网络编辑:张志珍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