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雏鸟破壳的价值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09 08:30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4月30日和5月1日,中国首次在秦岭以北地区野化放飞的朱鹮中有一对朱鹮在铜川先后顺利孵化出两只朱鹮宝宝。这两只铜川籍小朱鹮的顺利破壳诞生,标志着中国首次在秦岭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下取得朱鹮繁育成功,这也是“煤城”铜川在加快转型发展中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见证。
千万别低估两只朱鹮幼鸟破壳而生的价值。它早已超出了一般生物学上的意义,也不是“鸡生蛋、蛋生鸡以至无穷”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的多重价值,很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它是美丽陕西的一张名片。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是“中国梦”在陕西的具体实践,是三秦儿女念念在兹的愿望,也是“美丽中国”浓墨重彩画卷中的组成。美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许多生动、和谐的因子。不难设想,当一只只被称为“东方红宝石”的吉祥鸟优雅地划过山林,翱翔蓝天,或者自由自在地栖息、觅食,此时,就会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这是人和鸟类的融洽,这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更何况,朱鹮在秦岭以北地区首次繁衍,其意义非比寻常。所以这个时间节点,注定要像1981年5月一样载入史册。那一年,人类在陕西秦岭南麓洋县境内,重新发现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朱鹮群体,成为震动人心的事件。
其次,它是煤城转型的成功案例。铜川是著名的煤城,是一个老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过去饱受煤烟、粉尘污染,被央视喻做“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也许这么两个数据,能对当年污染状况一叶知秋:污染严重时,白天能见度不足100米;市区每平方公里每月降尘35吨以上。而近年来,铜川市积极开展环境治理,拆迁污染企业,市区全面禁烧烟煤,推广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同时关闭多个小水泥、小陶瓷、小石灰、小造纸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大力上马造林绿化工程。这些坚持不懈的努力,使铜川从“黑色煤城”向“绿色休闲养生城市”深刻嬗变,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宜居生态示范城市称号。而朱鹮在此野化放飞,并让幼鸟成功孵出,有了“铜川户口”,这比第三方验证还要权威,是最公正最真实的打分。因为人类再怎么聪明,也不能改变鸟类择地而栖的习性。
再次,它是珍禽放飞的有益尝试。朱鹮濒临灭绝,比大熊猫还要珍贵,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鸟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但由于环境恶化,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上世纪80年代,鸟类学家才在陕西洋县秦岭南麓发现唯一的只有7只野生朱鹮的种群,被称作“秦岭一号标本群体”。后虽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如果爆发疫情,则很容易造成灭绝。所以,扩大朱鹮栖息生长的地域,对鸟类保护十分重要。去年7月,铜川举行中国首次秦岭以北地区朱鹮野化放飞之后,这些朱鹮能否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能否成功繁育,是对铜川生态环境的考验。如今事实证明,铜川为这份考题做出了满意的回答。不仅证实了自身环境的良好,还积累了动物保护的经验。
诚如报道所言,小朱鹮“为铜川这方山水增添了新的灵动,见证着铜川转型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云在青天、朱鹮当空,已成为大美铜川的新名片。”——这,显然也是值得彰显的价值。如果各地都像铜川,雾消霾散,就是可以期待的目标。(雷钟哲)
网络编辑:杨凡
信息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