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种植鼓了农民钱袋子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4-04-21 08:22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板蓝根、黄芩、丹参、草红花……走进位于耀州区孙塬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记者被一大片金灿灿的板蓝根花所吸引,道路两旁的田地里生长的各类中药材也令人注目,这儿是我市着力打造的孙塬万亩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药王故里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经理焦忙记,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孙塬人,看到家乡发展中药种植,去年6月份,他便回到家乡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了近千亩土地,种上了草红花、黄芩、板蓝根、杜仲等。听专家说,黄芩喜阴,可以和玉米套种,今年一开春,焦忙记在种植300亩玉米时,专门留下行距,打算实验种植黄芩。“现在玉米已经种植完了,就等过几天种黄芩了。”他告诉记者。“以前老是担心药材的销路问题,这不听市中医药发展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7月份陕西兴盛德中药饮片厂在新区建成投产,还要建立药材鲜品加工基地,这下销路问题不用愁了,让我们可吃了定心丸。咱自己要先种出效益来,再带动更多的群众来种药。”焦忙记激动地说。
耀州区孙塬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化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村民们不用出远门,一个月仅在村药材基地打工,多的就可挣上千元的纯收入。 在一旁的药地里,农民正在田间除草,今年60岁的张建峰告诉记者:“我有3亩地交给了公司,光地一年能领1500元,平时还在公司打工,同样是种地,但现在每天能领到60元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收入个千把块钱没问题。”仅耀州区孙塬现代农业园区,2013年就入驻药材企业四家,流转土地2200余亩,带动全镇发展中药材4000余亩,今年中药材种植力争达到万亩。
通过规模化示范种植的带动,全市涌现出耀州区凯盛农业园区百亩紫苏种植基地、印台区津樱现代农业园区百亩桔梗种植基地和王益区孟家塬村百亩党参种植基地等规模化的种植示范基地。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发展中药材种植6.88万亩,质地优良、产量较大的品种就有30余种。整村、整乡和大户的规模化种植已成为我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主力军。
谈到下一步怎样发展,市中医药发展局和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制定中药材种植相关的扶持政策,壮大和引导中医药产业发展。二是通过扶持大的种植户、合作社,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示范村等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针对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疑问,邀请知名教授、乡土专家对中药材、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进行了分层次、分批次、面对面的科技培训,加大中医药规范化、科学化种植。四是充分发挥陕西兴盛德中药饮片厂在新区建成投产的作用,积极引导该企业和种植户对接,指导农户规范、科学种植,使品种更适应市场需求。五是加快中药材种植GAP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科学化、规范化,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产业。六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我市道地药材的扶持和培育,带动经济增长。按照中药材GAP标准规范,对现有优势品种进行筛选、提纯复壮,选育我市的“宜党”、“耀芩”等优势药材的原种,争取早日通过GAP认证,使“宜党”、“耀芩”等成为掷地有声的道地药材和铜川的品牌药材。同时,培育扶持我市自主研发、生产、种植的中药产品,出台政策鼓励公司及科研单位围绕“宜党”、“耀芩”、柴胡等适生药材开发高端饮片、研发新药及保健产品,丰富产品类型,增强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升铜川中药材在全国竞争力。(记者:刘西艳 李阳)
网络编辑:崔海丽
信息审核:周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