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迅速落实省教育重点工作专题会议精神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03-31 08:22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3月10日,省政府召开2014年教育重点工作专题会。会后,铜川市立即行动,3月14日,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电视电话会议上,向各区县,市级各有关部门传达省上专题会议精神。初步明确了今年几项教育重点工作。
(一)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按照“省级指导、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方案。一是启动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办法,把交流轮岗与职称评审、特殊津贴、奖励评优、综合督导等直接挂钩。三是制定全市深化大学区制改革方案,实施大学区制改革,扩大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四是科学合理划定学区,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坚决禁止公办、民办学校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
(二)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试点。依据2013年制定的《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在新区开展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试点工作,从区内小学、初中、高中各选2所学校,开展学生评价老师、教师互评、家长评价老师活动,掌握教师的师德认可度。
(三)狠抓标准化建设。今年,耀州区(含新区)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宜君县和王益区通过市政府初验,印台区启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对印台区高楼河镇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估验收。到2017年,全市所有区县 “双高双普”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四)加强农村教学点工作。按照中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方便边远地区群众子女上学”的要求,进一步激发我市27个农村教学点活力,提升办学水平。一是利用当地人文自然资源,增加开放式教学时间。二是增加投入,更新设备,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正常经费来源;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搭配,制定配备标准,鼓励教师“一教多科”,确保国家课程开足开齐。三是由中心校负责包抓教学点工作,确保教学点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落实。四是建立和完善教师到教学点支教制度,在名师评选、职称晋级、评优选先等方面向有教学点工作经历的教师倾斜。
(五)坚决治理教育不正之风。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刹教育不正之风。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收费问题。二是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择校乱收费、违规办班、补课等行为“亮剑”。三是教育部门定期会同监察、纠风、财政、物价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加大查办力度,确保教育系统收费规范,风清气正。
(六)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在一半以上中小学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继续利用优质教师资源,在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全面开展支教帮扶活动,提升高中学校骨干教师水平和毕业班学生学习能力。督促指导耀州中学加快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进程。
(七)抓好校园安全管理。以营养餐和校车为重点,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通过安全教育课、班会、墙报、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开展防汛、防震、防恐、消防等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网络编辑:张志珍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