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狠抓金融工作助推转型发展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03-19 08:26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去年以来,铜川市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达16.99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27亿元,增长16.88%,占GDP的2.26%。
一是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引进长安银行及人寿财险、平安人寿公司来铜设立分支机构,全市保险市场主体达到20家。设立了王益区吉富融资担保公司等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设立了铜川聚盈股权管理有限合伙企业等5家股权投资企业,拓宽了民间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渠道。
二是金融改革与发展亮点频现。制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保险机构对能繁母猪、奶牛、小麦、玉米、苹果、森林6个品种进行承保试点。201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到365.55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一元民生保险,参保888548人。
三是积极打造政银企对接平台。定期与各金融机构联系沟通。市政府与华夏银行西安分行签署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将向我市提供不少于30亿元的信贷支持。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促成银企签订融资协议近40亿元。引进陕西佰傲再生医学公司落户铜川。
四是直接融资实现新突破。实行“企业上市直通车”和“一企一议”制度。建立了全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大匠农科、方舟制药已列为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抢抓“新三板”扩围机遇,推动凯莱斯科陶瓷公司与齐鲁证卷签约,开展“新三板”挂牌辅导。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连续三年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提高了金融知识普及率,宜君县尧生镇被选为全国金融知识普及示范点。扎实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借贷问题专项治理、涉嫌非法集资广告咨询信息排查清理工作,维护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净化了金融环境。据《2012年度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已由C级首次跃升至B级,上升一个档位,排名第五,在全省进步最快。
网络编辑:张志珍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