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进一步加大治污降霾工作力度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03-13 17:48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去年以来,铜川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各项部署,把治污降霾作为推动转型发展和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控烟、减煤、抑尘、增绿多措并举,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收获了330个蓝天,今年1-2月,按照新标准优良天数15天,居关中城市前列。近期,市上对治污降霾工作再研究、再部署,把每个百分点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和领域,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力争今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140天。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统领,以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抓手,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做好节能减排规定动作,多做有难度的自选动作。严格执行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各项部署,坚决不上新的产能过剩项目。划定高压线,用法规和行业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或未通过环评的,坚决不签约、不选址、不供地,追究责任从领导开始。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增加非煤产业占GDP比重的考核指标,加大对养生保健等特色产业的考核权重。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对污染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年内完成20家重点污染企业环保设施提升改造。划定高污染燃料控制区,达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年内拆除3家水泥企业,淘汰燃煤锅炉125台。道路扬尘治理在精细化上持续给力,建筑工地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系统,对已拆除的非煤矿山进行平整绿化。加强机动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汽车1500辆,完成剩余41个加油站和2个油库油气回收改造任务。
三是进一步扩充环境容量。以漆水河、沮河、赵氏河等形成的城市生态组团为纽带,恢复城市湿地和生态基本流量。实施城市绿化、道路绿化、景区绿化、流域绿化、家园绿化五大工程。植树造林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加快建设总量适宜、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和景观系统,新增城市绿地60万平方米,以绿色发展助推整个城市系统转型。
四是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促进群防群治。完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启用耀州、印台区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加快宜君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实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建立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反馈制度和污染企业黑名单制度。设立有奖举报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管、评价制度,在区县和重点乡镇、社区组建巡查队和监督员。
五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市、区县设立治污降霾专项资金,其中市级列支4000万元,对重点治污降霾示范项目给予支持。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激励和导向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把治理雾霾变为自觉行动。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奖励。
六是严格考核、铁面问责。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治污降霾月考核,对连续2次考核排名末位的单位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零容忍”,依法追究环境损害者的刑事、民事责任。
网络编辑:张志珍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