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世界珍禽朱鹮在北方“新家”安全越冬

来源:转载《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02-19 00:0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漫天飞雪中,被誉为“东方宝石”的珍禽朱鹮不惧严寒,时而呼朋引伴振翅高飞,时而落在河边觅食。这是记者16日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沮河流域看到的情景。
  32只由秦岭南麓北迁至此的朱鹮,在北方的新家安全地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朱鹮是稀世珍禽,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得朱鹮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鸟类之一。
  2013年7月,为延续朱鹮的野生能力,中国专家在秦岭地区建立驯化中心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把人工饲养的32只朱鹮,北迁至陕西省铜川市沮河流域,并在此设立朱鹮野外放飞实验区。
  据监测,这些来自秦岭南麓的朱鹮在北方“新家”首次野化放飞后,已基本适应了北方的冬天,不怕冷、会觅食,其中10只已在大树上筑巢。
  赵耀龙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动物保护管理站的职工,负责朱鹮野化放飞跟踪监测工作。半年来,他利用电子跟踪监测设备,能经常监测到26只朱鹮,大部分已飞出原放飞地点10公里以外,最远的飞到了柳林林场30公里外的香山景区。
  按照野外放飞计划,将在朱鹮经常觅食的湿地建立几处人工投食点,投放泥鳅、小鱼、小虾,让它们在冬季食物缺乏的时候,有一个补充食物的地方。而且这些人工投食点,不能让朱鹮感觉到人工的痕迹,以避免对朱鹮的野化造成影响。
  作为世界珍禽,朱鹮上世纪60年代末在前苏联境内绝迹,70年代到80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后日本朱鹮灭绝。中国专家在陕西省洋县野外考察时发现了7只,遂进入加强保护与研究阶段,目前已繁育出1000多只。

(记者:付瑞霞 陈昌奇)


网络编辑:唐湘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