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1月20日上午10时许,一辆载满橘子的加长货车途经京珠高速连接线七公里附近的高速公路转盘处不慎侧翻,车上几十吨散落的橘子被周边村民持续哄抢。当地乡村干部和公安民警赶往现场制止,由于橘子被抢及包装严重破损,货主最终无奈弃橘而去。
对于近日不断见诸于各报端、网站的有关翻车哄抢货物“新闻”,以及受害者痛苦哭泣的面庞,公众除了愤懑更多的是无奈,就是现场交警的束手无策和哄抢者的“全身而退”。然而,去年12月17日,内蒙古司机厍师傅在铜川翻车后柑橘非但没有遭遇哄抢,反而是耀州区王家砭村民帮了他大忙。据记者现场了解,17日上午10时许,厍师傅拉着20余吨橙子送往内蒙古包头,没想到刚过铜川黄堡收费站,就在辅道上发生了侧翻。就在厍师傅手足无措时,附近来了几位村民,不一会儿越来越多“开始我以为是来哄抢橙子的,没想到大家捡起后都放在了一边……没一个人抢,都是帮着我收拾的。”厍师傅说,还是一位村民帮他报了警。不一会儿,铜川高交大队的交警也赶了过来,很快在周围拉起警戒线,还帮厍师傅联系了转运车辆。并将20余吨鲜橙基本全部转运到另外一辆货车上。铜川市民的“及时出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铜川人质朴诚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无疑也给了“流泪橙橘”的希望,对当下的“心存侥幸”的哄抢者不啻为一记当头棒喝。
眼下,类似发生在岳阳、兰州等地的哄抢,被网民戏称为“中国式哄抢”,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哄抢花、哄抢粥、哄抢水果,更有甚者连彩票也敢哄抢。笔者以为,一方面哄抢他人财物既是素质问题、法律问题,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广大基层干部要对辖区群众进行道德建设教育,把乡村道德建设作为社区与农村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培训,通过辅导讲座、入村宣讲、座谈讨论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和群众的头脑,使其增加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让“讲诚信、负责任”成为社区和农村百姓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凭借警方的介入,没有警方的强力介入,单靠舆论的说教,不知还要经历多少起类似的哄抢事件,才能让那些以祸害穷人为乐的穷人、欺凌弱者为能的弱者,学会敬畏私产的神圣。
拉货车翻了,司机最怕遇哄抢。对于哄抢货物,警方当拿出“不以案小而不为”的态度,尽职尽责,如此,才不会发生“流泪橙橘”继续流泪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