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210国道城市段治污降霾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3-12-28 09:3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治污降霾作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据分析,铜川的空气污染按污染物排放量划分,道路运输扬尘占54.1%,氮氧化合物占22.2%,烟(煤)尘占12.2%,二氧化硫占7.7%,汽车尾气、油烟等占3.8%。目前210国道日混合交通量近3万辆(客货车),其道路运输扬尘治理成为铜川治污降霾的重点和难点。铜川连续多年来实施210国道环境整治,但沿途平叉路口多,车辆带泥上路、尘土飞扬的问题未彻底解决。
  今年6月份以来,铜川将210国道城市段治污降霾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市政府2013年一项重点工作,作为推进治污降霾的重要内容。按照“据政策、依规划、上工程、搞彻底、保长久”的原则,出硬拳、下硬茬,对全长48公里的210国道城市段进行了彻底整治,成功打造了一条干净整洁、管理有序、交通顺畅、景色宜人的绿色长廊。210国道铜川城市段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也给过往客人留下了良好印象。
  一是创新工作,加强督查审计。实施整治活动前,充分调研,按照规划,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夯实责任。在推进过程中,实行“一月一推进,两月一奖评”的考核新机制,每月对各区、市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展考核,以奖代补,把阶段性工作效果和资金奖励相结合,市级财政累计奖补资金1520万元。先后召开了四次推进会、两次奖评会,成绩排名在媒体公开。各区在完成市上下达整治任务的同时自加任务,提高整治标准,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整治措施。印台区投资200多万元,增设漆水河护栏3500米,既完善了城市公共设施、美化了环境,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市整治督查组坚持每周上路督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现场交办。创新治污降霾工作落实制度,通过抽签方式对各区投入的整治资金1.4091亿元进行审计,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二是突出重点,聚合力彻底整治。按照总体安排,分步实施的思路,以地面路面硬化为重点,围绕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做文章,开展了路面硬化、建筑物饰新、环境治理、更新门头牌匾、整治线标杆牌、沿线绿化、交通秩序整治、河道清理等10项综合整治工作。对210国道两侧住户、商户门前地面和支巷道路连接口进行硬化,完成14.8万平方米;对国道两侧建筑物立面全面饰新,美化城市容貌,共饰新17.5万平方米;对沿途宽幅林带、绿化带、花坛、排洪沟、路面、住户房前屋后等进行环境整治,清除三堆六乱1100余处,规范线杆、标杆8000余根;按照“绿化到坡、见缝插绿”的原则,修建花园460余个,实施绿化4.9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7万余株;全面靓化,拆除宣传牌、遮羞牌210余块,拆除更新破旧门头牌匾4200余块。印台区、耀州区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标准,在金锁镇、董家河镇段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拆除违法危旧建筑和临时构筑物1.5万平方米,修砌护坡8600立方米,对20余处重要节点实施景观改造;加强对水泥企业监管,集中拆除了210国道沿线重点区域内白灰窑、坩土窑163家,对川口一二三道桥、新川沟等区域内48家石料厂实施强制断电停产;查处道路抛洒违法行为1.9万起,采取优化交通组织、均衡交通流量、加快路面维修、加大路面查缉等综合措施,有效改善210国道城市段交通状况;印台区、王益区对漆水河北关姜女祠至川口段15公里的河道推平清理,清洁河道环境。
  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印发资料、悬挂横幅、报纸、电视、广播报道等各种宣传活动,动员群众自觉理解、参与整治。三家市级新闻单位落实专人、开设专栏及时报道推进情况,共刊播整治相关稿件100多篇(件),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四创动态》刊发了整治专刊17篇,扩大了整治效应。在全市上下形成了210国道整治工作人人支持、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巩固提高,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要打造一条整洁、管理有序、交通顺畅、景色宜人的210国道绿色长廊,任重而道远,绝非朝夕之功可得。铜川按照保长久、管长远的思路,坚持一件事抓到头、一本经念到底,各区将210国道整治纳入城市管理,建立完善210国道长效治理机制。实施210国道沿线高污染企业退出计划,治理、关闭污染企业,从严查处各类污染大气的违法行为。加大保洁管护力度,与沿线商户、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对全市50多处主要路段坚持每天保洁,实施机械带水清扫,同时雾化洒水防止道路结冰,增加道路保洁频次,从严从精地保证运输车辆的安全、清洁通行。
网络编辑:王会会
信息审核:王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