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机)部门切实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价购机、县级结算、一卡到户”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通过不断推进农机购置补贴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效地确保了全市农机购置补贴的圆满完成,基本上达到了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和企业得满意的良好效果。
2013年,全市共完成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00万元,补贴机具3363台(套),受益农户(合作社)1582户(个),为全市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机械装备支撑。
认真组织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在学习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及部、省、市有关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纪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铜川市实际制定了《铜川市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深入细致排查廉政风险,严格规范工作机制。针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全过程,对该项工作涉及的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职责定位、法定权限和工作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排查,分析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通过自己找、领导提、大家评、集体定等多种形式,全员参与,全面排查,深入查找权力行使风险、岗位管理风险和人员素质风险,做到查找风险不漏项、参与排查不漏人。明确权责,着力实现权力制约。突出对参与农机购置补贴关键和重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规范补贴对象确定、补贴机具监管、经销监管等行为,保证农民选择权、决定权,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重点防范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之机吃拿卡要、收受贿赂、违规收费、以本人或亲属名义直接插手补贴机具经营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严防有关部门尤其是乡镇(街办)一级权力寻租、违规操作、失职渎职等问题。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考评办法,提升政策实施透明度。全面加强防控措施,切实推进制度建设。围绕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全面落实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的督察员制度,建立健全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规范。逐步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记者:刘晓帆 通讯员:化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