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今冬雨量依然偏少,极易造成冬旱,甚至再次形成冬春连旱。市水务局迅速行动,提早部署,落实措施,积极应对,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及时召开全市抗旱暨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要求充分认识和正确研判今冬明春我市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加大抗旱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加强市县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抗旱物资管理,切实负起责任做好抗旱物资管理工作,避免抗旱物资资产的流失。要进一步强化抗旱服务队伍管理,不断完善抗旱物资调度预案,切实做好物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大旱之时能拉得出用的上,充分发挥其抗旱效益。
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抗旱提供水源保障。及时编制完成了抗旱规划实施方案,储备了一批以水库、机井、雨水集蓄利用等为主的应急水源项目,以应对特大干旱和各类影响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安全的突发事件。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抗旱项目建设资金335万元,计划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24处,目前已建成19处,完成投资218万元。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实行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责任,加强督导,对工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事后复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隐患工程投入使用。
强化组织建设,凸显管理效益。市、县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对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在实际抗旱减灾工作中不断探索,在规范管理、资源整合、管理创新、提高效益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耀州区王家砭供水站改善基础设施供水条件,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日常管护,严格管理制度,成为王家砭村农业发展的支柱,还成为周边8个村农业发展的主动力,解决了周边8个行政村12600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该站的成功经验为破解我市水利工程重建轻管难题,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及时做好抗旱设备维护工作。建立符合我市特点的物资管理模式,确保轻旱时就近使用抗旱设备,重旱时快速调拨支援物资,充分发挥抗旱设备使用时效。加大抗旱物资储备力度,2009年到2013年投入抗旱补助资金近1600万元,先后购置应急送水车17辆,自吸泵73台,潜水泵95台,喷灌机93台,水龙带3.9万米,消防带3.3万米,打井设备4套,净水设备14套,有力保障抗旱减灾需求。建立健全物资采购模式,保证资金安全、高效利用,确保物资质量。加强抗旱物资管理,规范管理制度。
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加强防抗旱工作指导。在今冬明春抗旱工作中,始终保持关注旱情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研判当前旱情态势,提早部署安排工作,时刻准备防大旱、防长旱。时刻保持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密切监视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信息,落实各项抗旱措施,争取抗旱工作主动性。加大对抗旱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根据旱情发展动态,下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指导群众开展抗旱保增收工作。积极做好抗旱宣传和舆论引导,为抗旱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记者:王凡)
网络编辑:周治江
信息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