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断加快设备更新及节能技改步伐,节能降耗成效更加明显。煤炭、水泥、电解铝、火力发电等高耗能行业用能大幅减少,促使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快速下降。
一、前三季度能源消耗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增速趋稳,全市工业能耗逐步趋缓。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2.47万吨标煤(按等价值计算),增长6%,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13.1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173吨标煤/万元,下降10.9%。全社会用电量40.86亿千瓦时,下降8%;单位GDP电耗2089千瓦时/万元,下降19.5%。
(一)工业能耗增速逐月下行
工业能耗占全市能耗总量的80%以上,其能耗增速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全市能耗的走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用能呈逐月下行态势,累计增速较2、3、4、5、6、7、8月分别回落37.3、26.5、20.8、10.6、6.3、2.7、2.4个百分点。
(二)支柱行业能耗“三升一降”
前三季度煤炭、建材、有色、电力四大支柱行业能源消耗量253.98万吨标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耗的97.9%,能耗增速呈现三升一降。
煤炭行业能耗小幅上升。尽管当前季节性需求趋旺,煤价较上月上涨20元,但煤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煤质好的企业销售较好,库存不多,产销形势略有好转。煤质较差的白石崖及陕煤铜川矿业公司东区五矿销路不畅,煤价在120-150元/吨,去年年底已经签过供煤合同的用户在今年也纷纷推迟打款发货,迫使企业限产或停产检修,10月下石节煤矿停产检修22天,集华柴家沟矿业有限公司11月份也将停产检修1个月。前三季度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3.7%;综合能源消费量14.48万吨标煤,上升2%。
建材行业能耗大幅回落。受产能过剩影响,8月初声威一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被迫停产,药王山和秦岭水泥也各有一条生产线停产检修,全市水泥熟料生产增速逐月下滑,带动能耗回落。前三季度全市建材行业能耗量123.14万吨标煤,增速由年初的142.4%降至9月份的28.5%,能耗增速大幅回落,降幅达到113.9个百分点。
有色行业能耗骤降。受市场需求不振与成本倒挂影响,铝业生产萎缩,先后关闭了100KA电解槽330台,并逐步安排72台240KA电解槽停产检修,能耗大幅下降。前三季度该行业能耗量23.25万吨标煤(当量值),下降25.1%,为三年以来最高降幅。
火电行业用能增加。前三季度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发电47.37亿千瓦时,增长3%,消费能源量增长1.9%;其中三季度当季发电量16.6亿千瓦时,增长59.6%,消耗能源32.93万吨标煤,能耗上升55.8%。
(三)用电量下行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36.5亿千瓦时,下降9.9%。9月份当月工业用电量3.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月减少用电量1.2亿千瓦时,下降26.6%,降幅较7、8两个月分别放大7.6和3.1个百分点。由于铜川铝业有限公司用电量占到全市用电量的6成,因此该企业110KVA和部分240KVA电解槽生产线的停产是我市工业用电量下降的主因,9月份该企业用电量较去年同月减少1.33亿千瓦时,占全市当月用电减少总量的111%。
前三季度,我市全社会用电量40.86亿千瓦时,下降8%;9月当月用电量3.84亿千瓦时,下降22%,增速较7月、8月当月分别回落6.6、2.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36.5亿千瓦时,下降9.9%;9月当月为3.33亿千瓦时,下降26.6%。用电量下降主要是有色行业限产所致,前三季度有色行业用电量20.61亿千瓦时,占全市工业用电量的56.5%,较去年同期减少用电量5.5亿千瓦时。
(四)多数产品单位能耗下降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节能力度不减,通过督促企业加快更新耗能较大的生产设备、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产品台时产量奖惩等措施,促使企业单位能耗水平不断降低。监测的重点工业企业五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四降一升”: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16.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3.9%,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03%,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7%,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上升4.5%。
(五)四季度节能压力仍然较大
四季度我市能源消费将呈现有涨有落的态势,但总体用能趋势趋于平稳。
增长因素:一是省发改委从8月份调增华能铜川照金电厂4亿千瓦时发电量计划;二是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炭素生产线近期将投产;三是冬季城乡居民取暖和城乡照明用电量增加。预计四季度将新增能源消费量6-8万吨标准煤左右。
下降因素:一是四季度水泥行业进入产销淡季,大部分水泥企业开始安排停产检修,水泥行业可减少能源消费量3万吨标准煤;二是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我市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大节能技改力度、挖掘节能潜力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预计我市四季度将新增能耗量3-5万吨标准煤左右,通过努力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可控制在440万标准煤左右,按201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6亿元测算,可以确保完成全年单位GDP能耗下3.3%的目标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短期内以高耗能为主的工业结构难有较大改变。近年来全市加快转型步伐,大力发展非资源经济,逐步改变过度依赖高耗能重工业发展的局面,虽取得一些成效,但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之比仍达到1:9,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局面在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高,煤炭在整个能源消费品中所占的比重过半,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偏低。
3、全社会节能降耗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及个人节能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个别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对申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节能技改的积极性不强。
三、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节能宣传,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强势宣传能源形势和节能意义,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大力倡导节俭文明的社会风尚,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参与节能的积极性。大力宣传节能政策,推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定期公布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状况,提高企业节能积极性。大力宣传节能先进典型,提高公众节能降耗的社会责任感,使节能降耗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节能源头管理,助推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贯彻实施修订后的《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切实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企业准入的强制性门槛。紧紧抓住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机遇,积极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和联动发展,打造能源清洁化示范基地,做大做强特色服务业,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重点抓好华能铜川照金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高中低压缸汽封改造、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无功补偿和风机变频改造等节能技改项目的申报和落实工作,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三)进一步加强节能监管,确保完成节能目标。坚决落实市领导关于加强节能在线监测工作的要求,完成六家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节能情况实时监测。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的检查和指导,逐步对企业实行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对能耗出现反弹的企业进行强制能源审计,确保企业产品单耗不反弹。督促水泥企业有序安排停产检修,四季度能源消费量合理下降。适时开展冬季室温专项检查,确保我市公共机构、楼堂管所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
(四)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加强企业用能管理培训。 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申报项目开展能耗评估工作,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低产出的工业项目落户我市。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落实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加大对企业用能管理的培训力度,支持重点用能企业余热余压利用、加快电机系统的节能技改工程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及时给予政策补贴,增强企业节能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