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关于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五个材料都提前送到了大家手中。在这里,我把一些基本情况给大家作以简要说明。
铜川因煤而兴、先矿后市,是陕西省第二个省辖市,也是典型的工业城市,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对铜川的转型发展高度重视。我们抓住机遇,以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为主线,以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为目标,以发展中医药休闲养生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14.51亿元,增长14.3%,增速居全省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84亿元,增长22.6%,增速居全省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1%,增速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增速居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1.8%、14.4%,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四。
第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产生力量。转型不是简单的放弃,更不是“走回头路”。围绕转型科学设置煤炭就地转化、清洁能源发展、非资源性产业等指标体系,利用市场变化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煤炭就地转化率达30%,煤、电、铝、水泥四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86.9%。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非资源性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9.5%。宜君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今年可形成10万吨原油产能,预计“十二五”末有望达30万吨。规划建设了4个市级和4个县域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1.5%。节能减排不达标或环评不过关的项目,统统不入园,一律不上马。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集群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再造一个铜川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养生产业和旅游业。养生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且越早越好。特别是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发展休闲养生产业营造了很好的发展大势。我们依托“药王”品牌规划建设了“二园四区四基地”,策划包装重点项目130多个。大唐养生园累计投资6.4亿元,一个集文化旅游养生为一体的新型城市板块已初具规模。2009年以来,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48%。药王山、玉华宫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照金丹霞地质公园创建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是铜川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市级园区9个。全市鲜干果经济林217万亩,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超过4000元。铜川苹果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大樱桃生产技术推广成果获省级一等奖,大匠农科蛋鸡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第二、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设大美铜川。环境是城市最重要的资产,转型不单单是产业转型,更是城市系统的转型。我们以休闲养生理念引领城市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力打造绿色铜川、品质铜川。一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坚持规划为纲,扩容发展空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原来的55平方公里扩大到110平方公里。聘请专家对城市进行系统设计,围绕绿色养生,打造城市亮点。铜川最大的优势是距离西安近,所以要配合西安发展自己,加快推进西铜同城化,但同城化不是同样化,必须坚持用差异化战略,如果把铜川打造的和西安一模一样,那就没人来铜川了。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开展了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50万吨、削减水泥粉尘7万吨,从今年起不再上水泥生产线。在市区禁烧烟煤,城市气化率达到75%、污水处理率达到87%以上。每年植树造林2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45.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0.24平方米。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城市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30天左右,今年1-9月达到248天,同比增加10天。7月3日,秦岭以北朱鹮野化放飞活动的举行,更成为铜川环境日益改善的有力见证。10月16日,铜川成功申报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全市加快转型发展赢得了重要发展机遇。三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宜君县荣获2011年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坚持“无伤痕开发”、“红色即民生”的理念,加快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一年时间里,12万平方米的建筑全部竣工,优美小镇的蓝图变为现实。黄堡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累计投资3.5亿元。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居民进城落户5.7万人。城镇化率达60.44%,在全省仅次于西安。
第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建设群众满意城市是最大的愿景。我们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改善民生。2009年以来,投资130亿元实施各类民生项目5014个,建成4769个。在全省率先开展采煤沉陷区滑塌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累计建成保障房375万平方米、5.4万套,18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生育保险育龄妇女个人费用零承担和以市为单位的农村户改厕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全覆盖、安全校车全覆盖、计生特殊家庭补助城乡同一标准。社区管理“红旗模式”受到省上表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7%,新农合报销比例达到81.6%,均处于全省前列。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实现“三无”区县全覆盖。
未来几年是建设“三个陕西”的关键时期,也是铜川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建设,确保到2016年基本完成转型任务,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新路径。
(2013年10月22日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