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从10月起开始对各地市实行“硬指标”考核,把好全省用水“总开关”。
今年5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目标:即到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125.51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近日,又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规定各市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2015年,西安18.7亿吨、宝鸡8.8亿吨、咸阳13.33亿吨、铜川1.45亿吨、渭南16.05亿吨、延安4.05亿吨、榆林10.12亿吨、汉中16.91亿吨、安康7.3亿吨、商洛3.89亿吨、杨凌0.5亿吨、韩城0.90亿吨。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112.9亿吨以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2%,城镇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根据考核办法,省政府将对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和韩城计划单列市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考核内容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重点区域地下水水位等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等。不合格市区政府,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审批,暂停该地区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整改不到位,由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