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打造转型经济升级版 实现铜川质量强市梦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3-10-02 09:0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9月,是全国第35个“质量月”。我市开展“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打造转型经济升级版,实现铜川质量强市梦”,其目的就是发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提高人民群众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总体水平,全力实现质量强市目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质量兴市工作,着力推进和实施名牌战略,相继出台质量兴市和实施名牌战略意见,作为推动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并采取一系列激励和扶持政策,强化引领和推进。同时各级质量主管部门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深入推进名牌战略,积极开展标准化、计量等基础性工作,企业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质量兴市、质量兴省工作,截至2012年已有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等3个区被省政府命名为质量兴省先进区。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了一批品牌产品、龙头企业,创树了一批省、市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陕西苹果”涵盖全部产果区;在工业产品上每年都有1-2个产品创为省名牌产品,培育出了3-4个市名牌产品,在市政府将省名牌产品奖励从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加大激励下,全市更加注重名牌培育建设,宣传、推介,激励各类产品生产者积极开展创名牌活动,推动27户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户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全市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陕西苹果、耀州青瓷、宜君有机核桃);创省级名牌产品12个,市级名牌产品12个。2012年全市省级名牌产品的销售额达到788576.91万元,同比增长31.54%,占全市GDP比重为17.10%,市级名牌产品销售额42350.32万元,占全市GDP比重为0.95%。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个区被省政府命名为质量兴省先进区,全市现有注册商标800多个,其中陕西著名商标24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全市注册农村专业合作社712个,其中果菜合作社129个,注册商标44个;全市认证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5个;名牌产品在全市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作用已逐步显现。
  我市是资源型城市,非资源类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为了促进非资源类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铜川经济实现提速转型发展。市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转型发展为统揽,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把保增长放在首位,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接续产业培育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改革开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立足铜川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强化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度,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打造转型经济升级版既是对全市经济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对实现质量强市梦发出的行动号令,为今后的全市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一是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各类生产企业都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强市”观念,并将其真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与保障产品质量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标准、计量和质量保证体系,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深化质量管理,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学习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宣讲质量管理知识,宣传质量管理典型,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围绕保健养生、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壮大名牌产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名牌产品发展规划,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不断加强名牌产品监督管理。各生产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争创名牌产品的内在动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标准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标准化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纳入地方的经济发展计划。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工作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大力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依法加大质量监管和市场打假力度。集中做好食品、农资、建材等产品的打假治劣工作,着力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实施标本兼治,创建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市的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营造“质量兴、企业兴、百姓安”的良好氛围。
  打造转型经济升级版任务艰巨,实现铜川质量强市梦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以开展“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全面推动质量振兴,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实现质量强市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分别系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

(白宏民 高榕)

  


网络编辑:崔海丽
信息审核:崔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