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意见》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宜君县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县1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初级中学5所,小学11所),22所农村教学点全部实施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使全县3481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益。
一是健全机构,做好筹备工作。成立了以分管教育副县长为组长,教育体育、财政、卫生、审计等为成员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县教育体育局专门设立营养股室,各中小学也分别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全县共有38名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50万元,用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20余万元为学校购置了电蒸箱、保温餐台、冰柜、消毒柜、留样箱等厨房设备。发放《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宣传单》5000余份,以知识问答形式对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进行解析,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办宣传专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营养改善计划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推进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引进公司化运行模式。宜君县于2013年春季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由私人承包,存在价钱高、饭菜种类单一、卫生条件、食品安全不能保证等问题。在总结学校办食堂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前往外地学校考察,经研究论证,2013年秋季开始按照“餐饮公司劳务输出,学校自主经营管理,教育局监督管理”的公司化运作模式运行营养改善计划。引进已在陕西省内外军队及地方院校开办95家餐饮中心,在学生营养健康及学生餐厅经营管理上有丰富经验的陕西宏金鹏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全县16所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校食堂全部采用企业化运行模式,并将此管理模式延伸至两所县城中小学、1所幼儿园,由公司统一为学校派遣从业人员,统一服装、统一价格、统一管理。在宜君县城建立宏金鹏餐饮服务中心,每个月对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两次业务技能培训,并定期检查学校食堂运营情况。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不同年龄段学生营养需求特点,分别制定科学营养的食谱,进行荤、素食,主、副食,粗、细粮合理搭配,保证向学生提供营养可口、搭配合理的完整午餐。
三是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校长、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88人开展了以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应急事件处置、营养健康等为内容的专题培训。在上岗前对65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体检,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食品采购、储藏保管、烹饪制作等环节严格的管理制度。各学校食堂由餐饮公司和学校共管,学校严格采购程序,餐饮公司严格遵守《鸿金鹏精细化管理体系》,严把进货验收关,强化米面油、蔬菜、冷藏冷冻食品等储藏保管管理;盛具、用具严格遵循《颜色、目视管理》,确保加工过程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待售菜品检查,防范售卖过程污染;严格落实留样管理,一日三餐所有供应食品专人留样并做详细记录,坚持做到留样48小时,固体100克,液体100毫升;在全县学校实行学校领导陪餐制度,陪餐领导餐前检查食品卫生及饭餐质量并做好记录;对各学校食堂卫生条件、食品留样、食谱制定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确保学校食堂安全。
四是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于每学期开学前,县财政、审计、教育、监察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对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进行核实。目前已将符合条件的16所学校、22所教学点的3481名学生本学期139.24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发放到学生饭卡。对学校食堂人员工资等待遇由学校承担60%,县财政承担40%,解决了学校食堂人员工资不足的难题。严格营养改善计划帐目管理,各学校均指定专人负责学校食堂物资采购及账目管理,确保专账专户专款专用。学校食堂饭菜价格以餐饮公司提供建议,学校定价为主,所有饭菜以成本价供应给学生,确保让学生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宜君营养改善计划采用公司制运营,有以下优点:与蛋奶工程相比,种类更加丰富,学生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与企业配餐相比,减少了运输成本,饭菜质量得到保证;与学校自办食堂相比,只需少数老师参与管理,使校长和老师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教学,学校食品安全、人员管理压力明显减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家长、学生普遍反应饭菜质量提高明显提高,价格有所降低,食品安全有保障,减轻了学校、家长的负担,也解除了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