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山里的“大集团”村民的“新靠山”

来源:转载《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3-09-06 09:4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以前,村民的靠山主要是土地,现在,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了大家的“新靠山”。在对照金新型城镇化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服务的逐步改善让人耳目一新外,照金村集团的壮大与发展,成为老区可持续发展中最具特色的“制度设计”。

  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对300多位村民技能培训

  9月5日,照金村集团正在加紧装修位于商业街区的新办公场所。随着员工的逐渐增多,原来的办公点已经满足不了办公需求。照金村集团是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组建的一个公司,主要是通过相关业务的开展,为老区的发展搭建一个实业平台。

  在全省的小城镇建设中,类似的市场化平台并不多见。“在南方,这种性质的企业比较多,能为村里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也有助于激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力和热情,更彻底、更持续地解决老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业内人士表示。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创新性和平台价值,照金村集团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核桃油、亚麻油等特色农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到现在的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照金村集团总经理闫禹告诉记者,照金村集团已下设了农业公司、物业公司、景区运营管理公司,承接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服务采购,同时积极开展镇区、景区的物业管理、景区管理、劳务输出等业务。这些业务的展开,也使得它的队伍不断壮大。今年6月,针对照金红色旅游名镇新貌初成、旅游需求逐步提升的情况,照金村集团开始为照金名镇的优质管理、高效服务积极准备起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先选择当地村民及周边群众就业,目前已拥有员工300名。此前,照金村集团还挂牌成立了照金红色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完成园林绿化、景区管理、市场销售、手工艺品、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6个门类共计300多位村民的技能培训。

  一些村民既是股东又是员工

  股东,员工,一些村民在照金村集团同时扮演着两种身份。“有些村民,既是照金村集团的股东,又是照金村集团的员工,不再是简单地打份工,而是在为自己的公司打工,稳定性、认可度、集体感、主人翁意识等就更高;有些家庭,一家四口都在照金村集团的不同岗位就业,收入就比较可观。”照金村集团人力资源部的一位负责人说道。

  对于能在家门口上班,今年6月之前还在北京一家酒店打工的尖坪村人许国栋有自己的理解。一年前他还觉得如果回到家乡,也许和父辈一样只能种地。但现在不一样了,崭新的照金有着城市的配套和独具特色的商业旅游。“我觉得以后在我们照金这个地方,每个有能力、有经验的人都是有发展的。”他认为。

  除了通过参与镇区的物业服务、商业管理等谋求发展外,照金村集团也还有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把“照金村”这个品牌打出去。“希望通过我们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后也能在铜川新区甚至其他大城市,接到大楼物业管理、保洁服务等业务。”村里人充满期待地说。(华商报记者:刘翀)

 


网络编辑:杨凡
信息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