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地震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了市县应急委、地震局(办)和应急管理办公室,重点加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地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明确各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二是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修订了《铜川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铜川市地震应急预案》、《高考中考地震应急预案》等,全市共编制市县级地震应急预案46件。243所中小学校制定了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由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基层单位预案组成的防震减灾预案体系基本形成。2008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类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864场次。全市各中小学校每年至少开展地震疏散演练2次。
三是加强地震应急队伍、物资建设。组建了市消防应急救援支队、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及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等,全市目前有各类行业救援队20余支。实现了市地震局与省地震局的应急专网连接,市应急平台与省应急平台、地市间移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地震灾情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和地震应急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外公开震情、灾情,平息地震谣言等。目前,全市储备地震应急救灾帐篷557顶、衣被5825件、折叠床1881张、应急灯174个。建设完善了阳光广场、市体育场、王益区爱心广场和部分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使其具备应急避难功能。
四是全面开展科普宣教培训。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5·12”防灾减灾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将防震减灾应急管理知识纳入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及公务员培训范围,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