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狠抓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07 09:06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主线,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抓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不断提升经济运行监测质量,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对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经济、节能降耗等重点领域数据的监测,建立了区县、部门互动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坚持一月一分析,一季一研判,及时跟踪经济运行态势,掌握新情况、新动向,全程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总体保持了运行平稳、投资强劲、消费活跃、结构优化、质量向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34.7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1.3%,增长14.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加快项目建设,全力保持投资强劲增势。精心谋划,确保投资较快增长。分解下达了2013年区县、部门投资计划和100个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转型十大项目季度建设任务,不断深化目标跟踪督查考核机制,及时通报投资完成和调整投资计划,千方百计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缩短战线,重点突破”原则,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包抓责任制,落实了十大转型项目市级包抓领导、100个重点项目包抓部门。将转型十大项目和省级考核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建设轻重缓急排序,为项目排忧解难。扎实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及时召开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专题协调会,及时解决华能电厂二期、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7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1.4%,增长32.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中省政策性资金落实到位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和抢抓意识,及时捕捉和解读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方向,积极组织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单位,精心策划包装和上报项目,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等,全力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支持。上半年累计争取到位中省政策性资金3.5亿元。
抓落实、求实效,认真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积极做好国家资源型城市专项项目争取工作。申报的铜川鑫源纺织有限公司三万纱锭二百台喷气织机生产线项目,获得2013年中央预算资金992万元;申报的2013年的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线及药用植物提取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500万元项目资金已经下达,后续500万元资金也即将下达。积极促进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通过上门催办、电话督办等形式,督促市级有关部门加强与省级对口厅局的联系对接,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截至7月底,全市45所幼儿园完工31所,投入使用18所;16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下达资金1705万元,2.7万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工程。王益区红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运,耀州区邻德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市中医医院新区项目加快建设,分别累计完成投资8500万元、570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达到99.04%和98%。上半年全市民生工程到位资金23.49亿元,完工项目70个,在建项目200个,完成投资13亿元。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半年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648套,竣工7141套,共完成投资13.66亿元。
狠抓节能降耗,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强化节能运行监测和调控,细化节能降耗目标,夯实区县、部门、企业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公布了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名单,逐月统计分析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定期在铜川日报公布能耗数据。制定调控方案,采取加大节能执法、量化节能指标、强化重点企业管理、狠抓节能工程建设、约谈区县部门领导等措施,及时扭转了全市节能形势,完成了省上下达我市的节能降耗任务。(记者:段海洲)
网络编辑:杨凌霄
信息审核:崔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