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市创新动物防疫工作机制有成效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3-06-15 09:2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进一步抓好全市动物防疫工作,铜川市不断创新改进动物防疫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全市整体免疫密度超过95%,实现了应免尽免;检测H7N9禽流感病原学样品660份,均未检出阳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到位,截止5月底,排查养殖场150多家,监督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931头,监管率达到100%。

        一是加大动物防疫标准化创建工作力度。将动物防疫标准化提升工程纳入对区县的年度考核中,强化示范村防疫室建设和防疫人员培养,进一步规范养殖场制度建设和各项记录,开展示范村全年程序化免疫。全市有5个兽医实验室通过部、省验收,开展了猪瘟免疫抗体、口蹄疫、狂犬病等重点疫病实验室检测,有效提高了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水平。

        二是实行养殖场分级备案管理。按照“风险分级量化监管”的原则,实行规模养殖场分级管理模式,与各养殖场签订防疫和检疫监管责任书,并实行散养畜禽监管防疫员负责制,由防疫员集中采集登记,全面掌握全市畜禽存出栏等基本情况,夯实监管责任。

        三是完善动物防疫督查考核机制。实行三方(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签字制度和“十天一督查、一考核、一通报”制度,动物防疫有关部门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入场入户防疫检查等方式,不定期开展防疫督查,及时通报考核有关情况。

        四是不断创新动物疫病检测模式。在全面推行动物疫病防控“3142”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推行疫情发现、诊断、报告和处置4个第一时间反应机制,建立实施了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7项工程,进一步落实了调运环节监管,规范了隔离、监测、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管理,为及时有效预测、预警打下坚实基础。


网络编辑:冯木正
信息审核:冯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