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省促进铜川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确定事项进展顺利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3-06-09 15:1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2年8月15日,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在铜川召开第三次会议,研究形成确定事项25项。形成了《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铜川市对《纪要》涉及的25项任务逐项分解,并确定21个市级责任部门具体对接落实。省级各有关部门和铜川市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加强沟通配合,合力推动转型,会议确定事项进展顺利。

        一、进一步执行好对铜川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政策,省级配套资金5000万元定要与项目挂钩:2012年省级5000万元转型配套资金已拨付到位,主要用于铜川转型项目及民生项目建设,2013年5000万元省级转型配套资金已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二、由陕文投集团牵头铜川市积极配合,全力加快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同时,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旅游局等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一镇一特色”要求,抓紧组织编制好包括照金镇在内的省级30个文化旅游古镇规划:省级多部门和铜川市加强协作配合,全力加快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今年7月底所有工程将竣工投用。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对纪念馆布展陈列大纲进行了评审,文物征集工作已结束。注册了照金村旅游(集团)公司,开发的“照金村”牌生态农产品实现销售额620多万元。首期就业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341名,二期培训班正在筹备。建设照金村金银花示范基地200亩,完成投资300万元。省住建厅正在积极推进省级30个文化旅游古镇规划编制工作。

        三、集中精力抓好董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在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特色,做强主业,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入园发展,严禁在园区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居民区项目:董家河工业园区已有铜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铭帝铝业有限公司、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宝莱佳人造板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截至目前,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全面铺开,重点项目实现全面突破,完成投资10多亿元。

        四、关于陕西煤化集团驻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由陕西煤化集团、铜川市、省人社厅和省国资委共同研究,尽快出台具体方案,妥善解决驻铜企业一次性安置人员利益诉求问题:陕煤化集团、省人社厅、省国资委和铜川市共同研究解决陕煤化集团驻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已安置6003人,2344人享受了低保待遇,剩余人员社保补助问题已达成初步解决意向。

        五、关于药王山周边的秦岭水泥等企业搬迁问题。由省工信厅、省环保厅负责,根据药王山景区规划和环境治理要求,对企业搬迁方案进行严格论证,按照“科学规划、先易后难”原则,在条件成熟后分批实施,并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省工信厅、省环保厅和铜川市按照“科学规划、先易后难”的原则和药王山景区规划及环境治理要求,认真论证,拟对景区周边9家企业分两批拆除。

        截至目前,将军山水泥公司、长城建材公司拆除已进入尾声,华腾建材公司、药王山水泥公司主要设备拆除已完成,秦岭水泥(集团)股份公司华强试验厂正在启动拆除工作,白水泥厂正在积极协调,耀州水泥股份公司正在完善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整个拆除需补偿资金约3亿元,已累计拨付7000万元。已将水泥企业拆除项目报省级相关部门,争取国家产业、环保政策支持。

        六、由省发改委负责,力争华能铜川电厂二期和国电热电联产项目尽快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支持铜川油气勘探和发展炼化产业;支持董家河工业园区加快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督促省电力公司等单位尽快落实已确定的铜川铝业电价优惠措施;结合关中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西铜城际铁路建设;支持黄堡镇和陈炉镇搞好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相关工作;协调西安、铜川两市研究提出加快西铜同城化发展规划;支持铜川借助“民企进陕”等活动,扩大引资规模;推动孙思邈中医药产业园落户铜川:2012年10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同意陕西华能铜川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国能电力〔2012〕333号),同意项目建设2台100万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国电热电联产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宜君油气资源勘探进展迅速,截止6月3日,已累计布井176口,完钻144口,正常试油29口,平均日产原油30吨左右,累计调出原油6200吨。油气炼化产业项目正在积极争取。2012年11月13日,省发改委下发《关于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单位列入陕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通知》(陕发改环资〔2012〕1752号)。省电力公司等单位积极落实省上确定的铜川铝业电价优惠措施,给予铜川铝业每度电降低8分钱的优惠。西铜城际铁路项目正在组织专家评审。黄堡镇和陈炉镇已列入全国第三批小城镇改革试点镇。组织西安发改委和铜川发改委就西铜同城化发展进行了座谈讨论。借助“民企进陕”活动,铜川市签约25家企业涉及116.2亿元。市中医药产业园区完成投资3800万元,《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园规划》总体规划和启动区控制性规划正在征求意见。

        七、由省教育厅负责,在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条件装备、学前教育推进、高中债务化解、城市中小学建设等方面加大对铜川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引导铜川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域内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等方面向中医药类倾斜:省教育厅帮助铜川市争取落实教育专项资金2.08亿元,主要用于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条件装备、高中债务化解等方面,目前正在与省卫生厅研究落实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药学专业(大专)有关事项。

        八、由省工信厅负责,支持董家河工业园公共服务体系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对入园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全力推进园区30万吨铝镁合金及铝深加工项目,配合推进美鑫公司4×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和铜川铝业直供电工作;支持铜川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煤炭、电解铝、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煤电一体、煤化同步,不断延伸、完善有色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省工信厅按照“煤电一体、煤化同步,不断延伸完善有色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要求,积极支持董家河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正在协调并争取批复30万吨铝合金及动力站、20万吨铝深加工、美鑫物流园项目。冶坪煤矿整合方案已于今年5月22日经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设立冶坪整合区。

        九、由省民政厅负责,年内再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铜川社会救助、减灾救灾、社会福利等方面事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省民政厅帮助铜川落实省级专项资金2.17亿元,主要用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

        十、由省司法厅负责,积极稳妥做好铜川监狱(新川水泥厂)、崔家沟监狱(崔家沟煤矿)、新耀水泥厂整合和整体迁建工作:在省司法厅支持下,铜川监狱(新川水泥厂)、崔家沟监狱(崔家沟煤矿)、新耀水泥厂整合和整体迁建方案已报经司法部审批同意,项目立项工作正在进行。

        十一、由省人社厅负责,在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体系及人事人才工作等方面对铜川市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对全省一次性买断工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省人社厅今年4月9日下发了《关于对铜川市<人社工作备忘录>中就业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2013—2014年,铜川市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资金的最高比例从5%提高至10%。今年1—4月,铜川市共筹集就业资金1.42亿元(其中省级补助1.325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2亿元。一次性买断工龄人员铜川只涉及原铜川矿务局和陕煤建司,已按陕煤化集团驻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十二、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方面对铜川给予支持倾斜,优先保障转型发展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预审进度;会同省发改委、省煤炭生产安监局等部门,创造条件加快耀西煤田开发;指导、支持铜川加快实施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加快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省国土资源厅单列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下达铜川市指标464.1亩,涉及新增建设用地计划371亩。黄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已完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耀州区正在修改完善项目资料。耀西煤田勘探完成钻孔116个,钻探总工程量4.98万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接续项目已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查。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

        十三、由省环保厅负责,支持铜川水泥企业“上大关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董家河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园区标准建设,并做好碳素、电解铝、煤矸石自备电厂等项目的相关服务工作:省环保厅支持铜川产业转型升级,减免声威特种水泥、美鑫公司排污交易费各约400万元、1200万元,低价调剂给康元水泥800多吨的氮氧化物排放权,目前该单位正积极筹资缴费,并将铭帝铝业年产10万吨建筑铝合金型材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下放铜川市,目前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专家评审。董家河园区规划环评已获批。

        十四、由省住建厅负责,积极支持铜川新区南部产业园及周边区域在用地布局、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支持铜川抓好锦绣新城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指导、帮助铜川做好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在省住建厅的支持帮助下,铜川市新区南部产业园及周边规划调研工作已完成,南部产业园区及周边用地等5处区域将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统一规划。加快锦绣新城配套设施建设,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锦园小学、幼儿园项目正进行施工,长丰北路、文昌东路、云辉东路正在建设,丰荣医院正进行施工,市中医医院项目后勤楼已封顶,党校新校区项目教学楼、学员公寓楼、科研楼在进行内部施工。省住房保障公司同意再为铜川市保障性住房融资2—3亿元,目前已到位1亿元。铜川市保障性住房信息平台已试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已开通运行,正在筹备二期工程。省住建厅先后2次组织专家对铜川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提出具体意见。

        十五、由省交通厅负责,认真研究合凤高速线路走向方案,同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铜川新区至照金段先行开工建设;积极帮助铜川完善耀柳二级公路撤站补助认定范围;尽快提出铜黄高速桃曲坡立交与董家河工业园连接线的具体方案:省交通厅已同意合凤线“北走廊”方案,正进行项目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耀柳二级公路建设债务已纳入补助范围。铜黄高速桃曲坡立交与董家河工业园连接线目正在做前期设计。

        十六、由省水利厅负责,加快龙潭水库初步设计审批进度,确保年内全面开工;支持铜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铜川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沮河等5条中小河流11个项目治理进度;支持铜川防汛指挥平台和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积极协调争取中省补助资金支持铜川水利项目建设: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龙潭水库初步设计方案,工程移交省水务集团公司承建相关工作已完成。铜川市今年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3处,解决了8000人饮水安全问题。沮河等5条中小河流11个治理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230万元,完成投资1500多万元,年底前将完成主体建设任务。耀州、印台、王益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已投入试运行,宜君项目已开工建设。省水利厅帮助铜川争取落实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

        十七、由省农业厅负责,加快周陵等7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每个园区建设投入500万元;积极推进标准化樱桃示范园、有机水果、设施蔬菜和中药材等项目建设;继续推动铜川奶牛生产示范市建设,每年安排1-2个大型奶牛场或养殖小区予以支持,并在畜禽良种补贴资金上给予倾斜: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铜川市7个现代农业园区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周陵、马咀现代农业园区已完成建设任务,耀州塬农业园区完成60%,其它4个省级农业园区完成40%。设施蔬菜省级资金720万元已到位,全市今年新建设施蔬菜300亩,中药材面积1000余亩。省农业厅安排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奶牛良种、生鲜乳监测、饲草种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及规模牛场建设。伊利万头奶牛基地项目已开工,签订引进澳洲奶牛4000头的购牛合同。

        十八、由省林业厅负责,继续支持铜川搞好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和重点景区绿化工:今年4月15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颁发全国绿化奖章的决定》(全绿字〔2013〕4号),铜川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2012年造林绿化中,向照金香山及药王山景区安排重点工程造林1000亩,落实国家投资33.8万元。2013年在照金香山及药王山景区实施造林绿化1840亩,预计投资1638.5万元。

        十九、由省商务厅负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将铜川新区尽快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商务厅就铜川新区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问题正积极与国家商务部门对接联系。

        二十、由省文化厅负责,支持铜川做好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支持建设好铜川文化艺术中心,支持铜川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铜川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待国家文化部进行最终验收,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申报资料已上报省文化厅。省国土资源厅已正式批复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土地使用手续。秦腔现代戏《照金这片天》2012年荣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今年将参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化厅正在讨论修改以耀瓷文化为题材创作的秦腔历史剧《黄堡谣》文学台本。

        二十一、由省卫生厅负责,加大对铜川市市级医疗、疾控、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市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和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建设;确定省内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宜君县和耀州区人民医院;加强对铜川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的指导;支持搞好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建设:在省卫生厅支持下,铜川市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已完成初步设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正在新区选址,3个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均已开工。市疾控中心实验楼、市职业病防治院综合楼项目已上报省发改委待批。正在制定市级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方案。确定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宜君县人民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对口支援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常州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铜川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印台区中医医院。全国爱卫办已正式受理铜川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申请。省卫生厅拨付中医药发展局(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项目20万元开办费,铜川市已为研究院招聘7名硕士研究生。

        二十二、由省文物局负责,在项目、经费以及政策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铜川搞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文物局帮助铜川市争取到位项目专项资金2211万元,支持铜川搞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十三、由省旅游局负责,扶持铜川搞好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指导、帮助照金香山等景区创建国家A级景区;支持铜川搞好旅游促销和品牌节庆活动:省旅游局扶持铜川建成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省级旅游名镇4个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在今年4月27—28日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对照金香山景区创建国家4A景区进行了初评验收。省旅游局2012年拨付铜川旅游宣传促销经费40万元,组织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杨凌农高会等展会为铜川免费提供宣传展位。

        二十四、由省中小企业局负责,持铜川市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帮助组建铜川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支持铜川搞好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省中小企业局给予铜川80万元服务中心建设费,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租赁办公场地800㎡,目前正在装修。黄堡工业园区申报省县域工业重点园区申报材料已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待批。

        二十五、由省金融办、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负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铜川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改善存贷比结构;支持铜川加快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争取建立接续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铜川转型发展:2013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7.57亿元,存款余额361.27亿元,存贷比29.78%(本地存贷)。3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已经省发改委批复,募集到位资金8亿元。发起设立了“陕西省生物医药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2.5亿元。组织召开了“全市金融工作会议”,达成银企合作项目14个,签约金额达33.9亿元。今年5月,铜川聚盈股权管理有限合伙企业、铜川磐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两家股权投资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网络编辑:冯木正
信息审核:冯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