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治污降霾工作,铜川市近日确定2016年环保重点工作,明确城区剩余31台燃煤锅炉6月底前全部“清零”。
一是落实网格化重拳治污降霾。6月底完成城市社区、10月底完成农村社区治污降霾网格化建设;城区剩余31台燃煤㶽炉6月底前全部“清零”,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4月底完成新川水泥厂等31家企业废弃建筑拆除工作。“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多措并举,突出抓好工业企业精细治理不超标、非煤矿山盯紧看牢不返弹,道路工地洒水防护不起尘。
二是实施渭河治理新三年行动。制定落实《铜川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全面开工渭河治理新三年行动工程项目,近中远期综合统筹,生态、工程、调水措施并用,3月底前完成南北市区2个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疏通堵塞的管网,开展漆水河无截水连续监测实验,力争6月底前完成新一轮提标改造,使污水厂排水优于国标基本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8月底前建成铜川桥至铁一处、柳湾高速高架桥至金锁关、王家河工业园区3处共16.5公里收水管网,年内基本完成其他管网建设和排污口雨污分流及对接,明年6月底前实现应收尽收。
三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抓好中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耀州区巩固好三年整治成效,宜君县、印台区和王益区按照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批复方案要求,落实配套资金,严格遵照程序,有力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整治效果,并发挥对全市农村环保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完成5个省级生态示范镇(村)的创建工作。
四是收官创模加强环境基础。整改省上创模现场调研反馈问题,6月底前通过技术调研,10月底前通过省上验收命名;力争年内完成环境监测中心大楼和实验室建设;探索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和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加强放射源、危化品、饮用水源、油气管线等的环境隐患排查,强化监管和应急工作,确保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