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10-26 10:10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根据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以及铜川实际情况,涉农金融机构能够精准发力,重点突破,铜川市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已实现脱贫人口8500多人。
一是产业扶贫成为银行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结合铜川市产业转型发展目标,铜川市涉农金融机构在保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先进准备制造业、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现代物流业、节能循环产业、工业园区建设等八个方面加大了信贷投入力度。截止2015年9月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37.41亿元,同比增长11.26%。1-9月份,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3.23亿元,同比多增4.27亿元。三次产业贷款余额62.39亿元,贷款余额结构为8.55︰42.62︰48.83,第三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较上年末提升5.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推进“果储贷”、林权抵押、知识产权抵押,以及“一卡通”产品,截止2015年9月底,铜川市新增投放涉农信贷资金2.07亿元,涉农贷款占比36%,高于陕西省11.3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贷款担保难和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更好的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成效明显。为强化对涉农主体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铜川中支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政策工具作用,探索开展支农再贷款“项目化”模式试点,尝试支农再贷款直接与涉农项目无缝对接,节约利差,切实降低涉农经济主体的融资成本。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融合,形成支农再贷款+小微企业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的支农再贷款运用新模式。截止2015年9月末,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8.8亿元,财政贴息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撬动银行信贷资金43.5亿元。按照全市8大类120个项目的扶贫方向,指导金融机构每年累计投放不少于4000万元的小额到户信贷资金,协调财政完成每年不低于70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
三是定点扶贫工作助力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人民银行总行在铜川市宜君县、印台区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截止2015年9月底,人民银行在定点扶贫县区累计投入214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750万元,捐赠物资4万余件,折合人民币390多万元;实施了181个基础设施项目,6万多人受益;开展技术培训138期;资助贫困大学生126人;发放无息贴息贷款745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400户。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定点扶贫工作在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降低贫困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宜君县和印台区贫困人口10.3万人,2015年两县区贫困人口3.49万人。
四是普惠金融彰显融智添力。作为“金惠工程”全国唯一的重点推广区,人民银行铜川中支将“金惠工程”与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相结合,制定印发了《铜川市金惠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普惠金融”理念为统领,到2019年初步建成普惠金融体系,农民群众金融素质明显提高、辖区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各类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扶贫组织体系日益完善的总体目标。组建3个层次150余人的“金惠工程”志愿者队伍,举办6次培训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