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铜川“十二五”将有6.33万人摘掉贫困帽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10-19 08:51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共有耀州区、印台区和宜君县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耀州区、宜君县为革命老区县。建档立卡贫困208个、省级标准贫困人口7.12万,是扶贫工作的主要对象。“十二五”以来,铜川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以老区攻坚和移民搬迁为突破口,以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为重点,统筹搞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实现脱贫6.33万人,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2012年至2015年分别为30.87%、26.8%、22.42%和19.57%,下降11个百分点。
一是推进规模移民搬迁,促进了贫困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全市累计投入3.2亿元,对大约4000户农村贫困群众实施了搬迁,引导他们向城镇、中心村、工业农业园区、重要旅游景区周边居住,走出了一条跳出农村抓扶贫、不再简单复制农村、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新路子。
二是积极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加快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步伐。全面实施了贫困村整村推进。我市纳入“十二五”规划的贫困村共56个已经全部启动,总投资21312.9万元,共硬化水泥路131.3公里,安全饮水入户4945户;栽植苹果、核桃等23230亩,发展畜牧养殖18万头只;新修村内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156个,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改造11317户,安装路灯640盏,有效地改善这些村原先基础设施落后和环境卫生差的状况,主导产业基本明晰,群众收入增速加快。产业扶贫力度继续加大。累计投放产业扶贫项目资金6000万元,扶持带动1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贫困地区已初步形成苹果、核桃、地膜玉米等主导产业和春蕾鸡蛋、陈平大樱桃、宜君核桃、哼瑞种猪等名牌产品,耀州区移寨果园被确定为中(国)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宜君县被授予“中国核桃之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雨露计划”项目安排扶贫资金1200万元,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和资助中高职学生4000人,安排财政扶贫资金800万元,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1500人,组织开展10期100多人的扶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全面实行民生托底政策,强化了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坚持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结合,在扶贫开发促进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实施兜底,各项民生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先行先试。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达标人口达到42.39万人,集中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9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位于全省前列,因水质引起的地方病基本消除;全市农网改造覆盖面达到100%,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用电问题基本解决;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97%;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5万户,实施移民搬迁1万户、4.7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83所,幼儿园覆盖全部行政村;乡镇、社区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9.3%;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行政村全部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全覆盖;贫困地区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实现无缝对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定实现全覆盖;全市农村人口31.93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79‰;城镇化率62.22%;森林覆盖率4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9天。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出市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标准。沮河流域野化放飞的朱鹮生存状态良好,繁育出了铜川籍小朱鹮,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是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推动了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思路,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各方潜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在我市开展定点扶贫的中省市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00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703期,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人次。2014年以来,按照“单位包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联户”的方式,开展了干部驻村联户扶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向我市选派挂职副县长(书记)3人,组建驻村工作队208个、选派驻村干部700多人,先期组织近2000名干部结对帮扶6000户贫困户。2011年到2013年,全市参与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108家企业结对帮扶118个低收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实施增收帮扶项目300多个,圆满完成三年帮助低收入村人均收入在自然增长的情况下再增收1000元目标。
五是认真贯彻实施条例,扶贫开发走上了法制化轨道。《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各部门扶贫职责,完善了扶贫政策体系。《条例》颁布后,我市严格落实重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确保按照条例规定安排本级投入,足额落实政策要求配套,扶贫投入稳定增长。依法认定扶贫对象,实施动态管理,严格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简化了审批程序,审批权限下发到县。各级人大和政府审计、监察部门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张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