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处理好“三对关系” 解决好“三个问题”

———二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6-01-31 10:2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市“十三五”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全省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铜川”建设迈上水平。具体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结构升级、民生福祉、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预期目标。这些目标,切合铜川发展实际,符合省委赋予铜川的新定位、新使命,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为推动铜川系统深度转型发展的实际行动。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处理好“三对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保持定力和增强冲劲的关系。对于铜川,“定力”就是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转型发展这个大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毫不动摇、毫不懈怠,拿出“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气神,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发展。“冲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要有爆发力。只有保持定力,才能持之以恒沿着既定目标前进;只有增强冲力,才能在转型发展中求新、求进、求突破。其次,要处理好补齐短板和做大优势的关系。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我市经济结构不优、生态环境脆弱、城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等短板,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补齐短板,才能筑牢发展根基;做大优势,才能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确保转型不失速、考核不失分。第三,要处理好系统转型和深度转型的关系。系统是综合发展,决定转型的整体效益,就是要扎实推进产业、城市、社会、体制机制全面转型。深度决定转型的质量和水平,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只有系统,转型才能不“偏科”,只有深度,转型才能“拿高分”。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缺办法、不会干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家已习惯的干法,比较适应、比较顺手,进入新常态后,一些同志不知道怎么干好,发展之招匮乏,思维有定势,路径走老套。有的习惯于投资拉动增长,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不会主动配合,一方面还会增加过剩产能和库存。有的不善于用市场办法、改革办法,习惯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政策刺激的办法多。有的习惯于审批,简政放权后,没有好的招数。有的习惯于争取政策性资金,不善于跟银行打交道,不善于到民间融资,致使发展资金不足,使许多事没有干成。二是要解决好缺担当、不愿干的问题。当前,在经济下行和从严治党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干部“在位”不在“状态”,有“坐等到站”的思想,怕担责任、怕惹麻烦,得罪人的事不干,工作起来避重就轻,缺乏“狮子型”干部的担当魄力和冲劲闯劲。三是要解决好缺认真、不实干的问题。有的干部在“会作为”上不深入,热衷于轰动效应,习惯于坐而论道、号召别人,不以上率下,不力行力践。有的工作抓抓停停,缺乏韧劲,不能一抓到底、敬终如始。有的机遇意识不强,对发展大势研判不清,往往机遇跑了才觉悟、危机深了才清醒。有的谋事虚,唯上不唯实,精力不往下沉,不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善于总结基层经验,干出的活不对头,没有质的提升。凡此种种问题,必须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彻底解决。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知之愈清,则行之愈远。做好铜川的事,关键靠干部,靠“关键少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目标导向,用心用力全面发力,干字为本,干在实处,用智慧和力量,把铜川美好蓝图早日变为现实。


网络编辑:马震
信息审核:张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