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2015年我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1.67亿元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6-01-26 15:2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5年,铜川各级金融机构紧扣铜川转型发展主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改进信贷服务,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12月末,全市各级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5.85亿元,较年初增加21.67亿元,增长17.45%,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主要呈现八大特点:一是农村信用社为信贷投放主力。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8.78亿元,新增贷款占比40.52%;各项贷款余额56.62亿元,贷款占比38.82%。二是贷款结构趋于中长期化。短期贷款新增5.7亿元,新增贷款占比26.30%,短期贷款余额44.54亿元,贷款占比30.54%;中长期贷款新增6.14亿元,新增贷款占比28.33%,中长期余额75.80亿元,贷款占比51.97%,贷款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三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明显。小微企业贷款增速33.0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贷款户数349户,同比增加25户;申贷获得率96.88%,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四是域外贷款显著增加。落实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贷款投放21.66亿元,较年初增加6.45亿元,增长42.41%。五是补充性融资工具作用显著。截至12月末,4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0.96亿元,贷款余额1.15亿元; 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办理担保贷款余额1.6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融资难问题。六是企业融资方式进一步创新。全面推行“诚信纳税贷”业务,为全市A级、B级纳税人提供信用贷款。七是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加快。凯莱斯科陶瓷、德德新能源已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华原新绿、千金方药业、利民食品等与券商进行新三板挂牌辅导对接。八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市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根据《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分析报告》,我市为B级金融生态环境区,全省排名第四,上升一个位次,金融生态环境较好。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