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1.3%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08-20 17:18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统计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耀州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969.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04.0元,增长11.3%,增长幅度高出全市0.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5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呈现以下特点:
一、居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大构成部分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具体为:工资性收入人均2738元,同比增加326元,增长13.5%;家庭经营收入人均720元,增加28.0元,增长4.0%;财产性收入人均42元,增加3元,增长7.7%;转移性收入人均1469元,增加147元,增长11.1%。
二、农村居民增收呈现新亮点。一是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38元,从内部构成看,按月发放的工资人均1422元,同比增加97元,增长7.3%;从事其它劳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316元,增加229元,增长21.1%。相对于传统农村产业,工资性收入来得较快,较直接。而从农民工资性收入内部构成来看,从事其它劳动得到的收入近年来的增长幅度更快,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二是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向前。上半年在全区传统农业农产品价格不振,工业主导产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家庭经营收入依然实现4%的正增长,主要来源于特色种植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稳步增长。政府的产业化引导和扶持带动成为近年来农民家庭经营增收的有效途径。突出表现为:一产方面,铜川大红樱桃逐步走出铜川,以平稳的价格和逐年壮大的市场为农民增收锦上添花,填补了耀州区种植业上半年收入不足的短板。三产业方面,城镇化的带动效应和红色旅游的发展为农民进城从事服务业和发展相关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成为农民增收又一个新的突破口。
三、转移性收入不断壮大。一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居民各项生活保障得到逐步完善和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被90%以上的村民所接受并得到实惠;农民“一卡通”的办理使国家各项惠农补贴得到及时足额的发放;各项社会救济和补助社会覆盖面不断加大,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二是外出务工收入仍为转移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收入人均822元,占转移性收入的56%。据调查,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增长方式也在逐步由原来从事简单粗放的工作方法向着技术化、集约化的方面转变。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