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切实解决城市学校大班额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08-13 08:34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年来,铜川市教育局通过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均衡发展、教育创强、“双高双普”等工作,致力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消除大班额,实施素质教育。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大学区”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依据国家、省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解决城市“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为农村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巩固深化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四是巩固深化发展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让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把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比率纳入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标体系,切实缓解“大班额”。
五是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切实抓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就近入学规定的落实工作,多管齐下,多方努力,不断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坚决遏制“择校风”,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