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警惕强对流天气 强化应对准备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08-07 09:3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我市各地气候异常罕见,连续遭遇暴雨、冰雹、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袭击。据民政部门统计,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8次,涉及5个区县24个乡镇街办,受灾人口5.3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10人,作物受灾面积2.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来,我市强对流灾害天气交替出现,降水量66.7—347.1毫米,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风雹雷电并发突发。7月17日至24日,暴雨风雹两次袭击我市,4个区县15个乡镇街办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宜君县受灾最重,南文兴6小时降雨达95.9毫米,雹径2厘米左右,直接经济损失达1.97亿元;新区坪新村瞬时极大风速27.5m/s(10级),耀州区董家河段多棵大树被风吹倒,交通受阻。7月23日至8月2日,又出现11天的连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21.4℃,最高温度达38.2℃,中南部出现轻度干旱,作物受旱面积2万亩,旱涝急转特征明显。市气象台先后发布雷电黄色预警18次,暴雨蓝色预警3次、红色预警1次,冰雹橙色预警2次,高温黄色预警3次。 
  面对暴雨风雹袭击,市委、市政府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为抗灾救灾赢得主动权。各有关部门积极有为,沉着应对,全力抢险救灾,尽力减少和降低损失。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十天我市仍有降水,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警惕,充分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确保人身安全,避免财产损失。一要分析研判形势。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中心作用,强化雨情监测和气候中长期预测,努力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为做好强对流天气应对工作提供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应急准备,确保工程、队伍、预案、物资等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到位。二要强化协同配合和责任落实。各级防汛抗旱部门要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气象部门要适应形势要求,提高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密监测预警,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点的实况信息。要切实将防汛防滑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队伍组织、物资储备、防汛调度、人员转移等各个方面,加大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三要持续加强防汛减灾能力建设。统筹谋划,主动作为,用法治思维推进防汛防滑体系建设,做好风险评估,强化隐患治理,降低系统脆弱性,持续推进防灾抗灾能力,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