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积极征集地契等珍贵档案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08-04 09:58
阅读:人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日前,铜川市档案馆征得一批清、民国珍贵档案,有房契、地契、庄基契、合同、借据、结婚证等,共计44件,以地契居多,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是嘉庆三年的地契,距今已有216年,这些珍贵档案虽经历200余年岁月,仍保存较完好。
这些档案尺寸大小不等,最大的长45厘米,宽50厘米,最小的长13厘米,宽19厘米,都是写在有韧性的上好宣纸上。征回时,纸张已泛黄,多数有破损,经过修复、裱糊,现已焕然一新。正文均用毛笔书写,字迹工整,文笔流畅,条款分明,相当于现在民间使用的租赁合同,其中,嘉庆年间6张,道光年间10张,咸丰年间1张,光绪年间8张、民国时期15张,建国后2张,年月不祥的2张。最早的一张嘉庆三年四月四日,最晚的一张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三日,前后跨越152年。
地契是中国古代典押和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契约,主要分两种,由卖方拟定,经官府验证并盖章的称为官契也叫红契;未由官方盖章核准的称为白契,也称草契。土地买卖契约本身并不稀罕,但像这样时间跨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连贯性的并不多见,官契多达18张的更为少见,况且,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时局混乱,能完整的把这些地契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这些档案真实地再现了200多年来铜川地区的民情、民事、民风,对研究地方风俗及土地改革和社会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网络编辑:刘瑞
信息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