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全市各级各部门沉着应对风雹灾害积极展开救灾工作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5-07-20 09:0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7月17日下午,我市连续遭遇三次风雹灾害袭击,造成玉米、苹果等农作物受损严重。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迅速反应,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紧急行动,查灾救灾及生产自救工作有序进行。

 

  市农业局

 

  市农业局启动农业自然灾害预案,采取五项措施开展“7·17”风雹灾害救灾工作。
  一是制定了《7·17风雹灾害处置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带着感情、带着技术、带着责任深入一线开展救灾工作。二是成立了以农技、植保、畜牧专家组成的市农业救灾技术指导服务队,深入受灾地区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农业生产自救。三是组织人员对受灾群众进行安抚,组织协调化肥、农药等急需农资到受灾地区,并采取技术补救措施与群众共同开展一线生产自救,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四是建立五个宣传路径通农户,实现救灾技术信息有效传递,即印制抗灾救灾宣传资料送农户,制定技术方案到田间,农业信息平台传技术,手机短信到眼前,网络媒体传信息。五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建立完善病虫害防治、农机安全、动物防疫等6大类农业应急能力预警体系建设。

 

  市果业局

 

  “7·17”风雹灾害发生后,市果业局迅速反应,查看灾情,制定措施,积极应对。
  市果业局、园艺站主要领导分别带队,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分赴受灾区县核查灾情,并结合实际,制定了风雹灾后果树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放各受灾区县果业管理部门,现场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实施技术补救措施。由于被冰雹打伤的果实面积大、数量多,只能作为下捡果出售,市果业局主动与海升集团等果汁生产企业取得联系,提前为下捡果成熟后寻找出路,力争将果农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在查灾救灾的同时,市果业局还统筹安排当前各项工作,加大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争取受灾果农生活救助、恢复生产和防灾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消除风雹灾害对铜川果品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全市水果销售顺畅进行。

 

  市林业局

 

  全市林业部门积极应对,及时对灾后工作进行安排,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一是深入村组实地调查统计受灾损失,收集影像资料。二是组织技术力量分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和灾害再预防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配合做好定损理赔工作。四是组织林业专家加强技术指导,普及、使用光泰液体叶面复合肥,及时对果树进行灾后修复,恢复树体,开展自救性工作。五是积极做好冰雹灾害后的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

 

  市财政局

 

  市财政局紧急调拨救灾资金,为开展救灾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迅速调拨15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和灾后自救工作。二是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争取资金支持。三是组织人员到现场核查灾情,按照有关救助政策和救助标准,将救灾资金发放到位。

 

  市气象局

 

  7·17风雹灾害发生前,市气象局及时发布预警,并开展了大规模防雹作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冰雹、大风造成的灾害损失。
  灾后,市县气象人影部门一是继续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力争提前预警、二是科学作业、积极应对。进一步强化人员管理,加强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三是积极与省人影办联系协调弹药供给,同时要求各区县人影办要克服一切困难,对各作业点立即备足弹药,充分做好作业准备。四是积极做好与空军西安指挥所的作业空域协调工作,各作业点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开展作业,提高作业效率。五是根据后期天气和农事生产,对农、果业生产提出对策建议。

 

  市防汛办

 

  市防汛办根据进入汛期以来我市降水情况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天气形势预测,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一是密切监视汛情工情,加强研判,及时全面掌握防汛工作动态,确保信息畅通。二是加强应急值守,严格防汛纪律,坚持防汛值班定期和随机抽查制度,定期对值守情况、汛雨灾情上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四是根据各区县实际开展防汛演练工作,加强防汛避险宣传教育,锻炼防汛抢险队伍,做好应急抢险准备。五是加密水库蓄水情况监测,及时发布调度指令,严守汛限水位红线,保证水库大坝和下游群众安全。(记者:徐国玺)


网络编辑:陈小青
信息审核: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