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区县快讯

【乡村振兴】马咀村:“四点发力”跑出人才振兴“加速度”

来源:耀州区 发布时间:2025-08-20 18:0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耀州区石柱镇,有一个村庄近年来完成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它就是马咀村。曾经,这里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村民散居沟边土窑,村级集体经济为零,“光棍一串串,有女不嫁马咀汉”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如今,它已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60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520万元。马咀村蜕变的背后,是其以人才振兴为引擎,通过选好“领头雁”、办好“培训班”、建好“资源库”、念好“致富经”四点发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近日,马咀村经验做法入选中央农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

选好“领头雁”,筑牢发展根基

乡村要发展,班子是关键,而“领头雁”更是重中之重。马咀村在选人用人上坚持高线,严格对照“双好双强”标准和“负面清单”审查人选,将本村的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在选拔村级党组织书记时更是优中选优,让能力突出者挑起大梁,带领大家勇往直前。

为了确保人才不断档,马咀村建立起村级后备力量动态培养机制。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挖掘农村人才,践行“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后备力量数据库,并通过设岗定责、专人帮带等方式进行跟踪培养。

同时,马咀村积极搭建与在外创业人员的沟通桥梁,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机,组织恳谈会、实地观摩等活动,让在外的优秀青年看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村级产业,通过就业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吸引更多优秀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办好“培训班”,提升能力素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咀村将“思想引路、为民服务”作为发展致富的首要任务。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其中的方法论,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走出去”才能开拓眼界,马咀村紧扣乡村发展实际和时代潮流,常态化组织村组干部、致富能手、返乡青年等中坚力量前往浙江、江苏、山东、四川以及省内的西安、汉中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各地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研究总结后结合本村实际加以运用,为乡村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在培训方式上,马咀村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干部能力培训班”“实用性技术培训班”“招商引资活动”“信访矛盾化解”等为载体,通过以会代训、以工代训、以事代训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干部群众的技能、水平和素养,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建好“资源库”,汇聚发展动能

马咀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多渠道联系在外名人,组建理事会,引导他们参与村级事务。这些名人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赋能乡村发展。

在本土人才挖掘方面,马咀村以本村的致富能手、乡村工匠、退伍军人、返乡就业毕业生等为重点,全面建立村级人才储备库,并根据人员变动动态更新,实时掌握全村人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此外,马咀村全面梳理“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各级领导包联、日常往来企业”等帮扶力量,形成村级帮扶力量库。通过定期交流、对接,汇聚各类资源,让各方力量共同为马咀村的发展添砖加瓦。

念好“致富经”,迈向共同富裕

曾经,马咀村依靠水泥产业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马咀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果断关停水泥生产线,踏上绿色可持续的产业致富新征程。同时,为解决村民“住房难、耕作难、挣钱难”问题,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整村移民搬迁、平整土地、旱原节水灌溉、建校兴教、道路建设、低压整改、退耕还林、山川秀美”八大工程,让村民安居乐业。

依托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机遇,马咀村大力发展以“樱桃、蔬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通过统一建棚、统一苗木、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形成“党支部+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经营模式,并建立起“种植、加工、储藏、配送”一条龙冷链物流体系,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在文旅融合方面,马咀村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村集体成立陕西云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先后建成桥畔葡萄酒汉唐酒庄、高标准集装箱民宿、干部培训基地、卡丁车游乐场、射箭场、无动力乐园等旅游设施,打造集生态观光、果蔬采摘、摄影婚庆、亲子游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农业、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如今的马咀村,好头雁带出了强班子,好支部托起了致富路,好情怀办好民生事,好做法涵养好风气。在人才振兴的推动下,马咀村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样本,为其他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吴洋凯)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延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