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君县申报的202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正式获批,成为全国9个获批该项目的县域之一。该项目将汇集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资金、人民银行帮扶资金、郑商所、期货公司补贴资金与果农自缴资金共计1325万元,对全县1.6562万亩,3.5万余吨苹果价格进行保障,通过金融手段守护果农“钱袋子”,有效对冲苹果现货市场价格下跌情况下增产不增收的经营风险。
近年来,宜君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有效推动了果农种植苹果的积极性。2024年宜君县苹果种植面积约14万亩,挂果面积约7.36万亩。此外,我县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帮扶下,发挥金融行业系统专业优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实施苹果“保险+期货”模式,2017年成功落地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2022年成功开展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试点项目。
在“保险+期货”模式下,果农缴纳少量保费,通过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将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向期货公司购买期权(再保险),将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最后,由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对冲交易,将风险化解在期货市场。而传统苹果种植险为物化成本保险,主要对因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产量的损失进行赔付。“保险+期货”这一模式使农险产品从以往的“保成本、保产量”,逐渐转向“保价格、保收入”,把农产品价格变化的风险交给期货市场进行市场化管理,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与传统种植险种互为补充,为果农提供产量端和价格端双重保障。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加强与期货公司、金融机构的常态化合作,定期组织期货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县域苹果产业的深度应用,为果农收益保驾护航。同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动苹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以金融赋能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力,全面推进宜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