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区县快讯

一个普通山村的嬗变——看周陵是如何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的

来源:印台区 发布时间:2024-04-08 10:2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濒临342国道的周陵,是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的一个普通山村。该村于2018年5月由原周陵、崾先、枣园三个村合并,总面积11.6平方公里,现辖8个组,有365户1368人。自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以来,该村充分发挥其地理、交通、资源等优势,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绿色周陵、美丽周陵、文明周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陕西省旅游示范村等殊荣。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契机,周陵从数条巷道以及群众房前屋后入手,大搞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并引领广大群众放手发展“庭院经济”,使生态宜居与增收致富实现“双赢”。一是采取人工+机械联合作业,对村里的“三堆六乱”以及倾倒垃圾的老旧边坡地进行彻底整治;落细、落实农户房前屋后卫生“三包”政策,积极探索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提升保洁成果。二是尊重群众意愿,对周陵片区157户群众现有房屋在实施改造的同时,硬化、绿化巷道2.7公里;对枣园片区群众房屋进行墙体饰新,除绿化、美化两公里巷道外,还整修排水渠3公里;对麻家庄、周陵两组的排水设施实施全面整治,彻底解决了污水淤堵问题。三是在周陵片区以“樱桃元素”为主,配合广场改造饰新农户墙面,硬化农户门前廊道并积极发展葡萄等经济作物,打造庭院经济;以徽派建筑特色为蓝本,改造342国道沿线农户房屋,使其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枣园片区则坚持简约、整洁原则,饰新农户墙面。在农户房前屋后,引导群众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实现既要美景,又要收益,让生活在美景里的群众鼓腰包、得实惠。

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切实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依托周陵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做强樱桃特色产业,做优农家餐饮民宿产业,打造农业研学基地,促其由单一餐饮型向休闲、旅游、度假、观光、体验为一体转变,延长樱桃产业链条,增加群众收入。一是大搞高接换头,对大田樱桃分批次进行品种优化更新,提升其品质,扩大其产值。二是依托周陵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现有村集体樱桃产业基础上,配套建设预冷、分拣、储存、销售为一体的樱桃产销储综合基地;对大棚樱桃提前预冷,延长其销售时段,增加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对接周陵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相关企业,为其提供农产品配套以及人力资源,让群众通过务工的形式增收致富。四是建设设施草莓大棚,种植章姬草莓和奶油草莓等市场畅销品种,填补周陵冬季无水果的空白。五是推广“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经营模式,支持琳乔绿色水产养殖企业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搞起渭北旱塬工厂化循环养殖鲈鱼、大闸蟹等特色水产,探索渔稻共生发展模式。

以“美好周陵”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乡风文明。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并积极引领其向上向善,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一是实施文化生活繁荣工程。建设村级综合文化礼堂,大搞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举办具有樱桃特色、渭北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二是实施新型乡风文明培育工程。注重典型的示范引领,以村前任支部书记、全国劳模张和平为榜样,持续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推进美丽乡村与美好生活高度契合的文明家园建设;拓宽科普阵地,强化队伍建设,大搞科普宣传,营造周陵科技文化氛围。三是实施文化底蕴挖掘工程。深入挖掘周陵村得名传说背景,探寻周陵与知青文化渊源;围绕樱桃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深挖提升现有土豆饼等特色菜品制作技艺,最终达到“食有鲜果、住有民宿、品有美食、游有美景、闻有故事”的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的境界。四是运用数字化平台,全面提升村级“531立体网格治理水平+四个一”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大力推行“微服务、微治理”工作法,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一方稳定,促进周陵和谐。

面对周陵人居环境的深刻重塑,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其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镇党委书记路俊杰深有感触地说:“周陵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嬗变,主要得益于村上有一个能干事、会干事的班子;一班人能充分发挥诸多优势,选准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子。更重要的是村上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锚定目标,锲而不舍真抓实干,进而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通讯员:段建军)


网络编辑:焦勇
信息审核: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