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承办, 陕西省诗词学会、铜川市文联、陕西省太白诗社、陕西省散曲学会、陕西省电力诗词学会、陕西省楹联学会共同协办的“药王故里 锦绣铜川”诗词有奖征文活动,自2011年9月19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海内外诗词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至今年4月底征文活动止,共有1721位作者参与投稿,收到作品5000余首(篇)。根据活动宗旨和评选标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评委会认真评审,反复研究,分别评出了传统诗歌类、辞赋类、楹联类、新诗类等各类奖项,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
一、传统诗歌类
一等奖
1、《登铜川药王山》(冯峥嵘,湖南)
2、《行香子•照金薛家寨感赋》(张伯利,陕西)
二等奖
1、《铜川曲》(朱兆麟,湖南)
2、《偕友访范宽故里》(王兴一,陕西)
3、《初游铜川》(曹克定,湖北)
4、《行香子•雨中游玉华山》(宋树省,河北)
5、《满江红•玉华怀古》(张肖,陕西)
三等奖
1、《玉华宫杂吟》(贾笃拴,陕西)
2、《耀州瓷器歌》(宗振龙,陕西)
3、《访陈炉古镇》(李能俍,陕西)
4、《龙泉寺观瀑》(生吉俐,北京)
5、《耀州农忙》(郑梅芬,福建)
6、《观药王手植柏》(李遇川,陕西)
7、《沁园春•铜川吟》(屈杰,湖南)
8、《鹧鸪天•大香山笔架峰远眺》(韩景明,陕西)
9、《[双调•折桂令]金锁关》(萧博文,湖南)
10、《[中吕•普天乐]谒铜川药王庙》(杨青云,陕西)
优秀奖
1、《五台山访药王歌》(雷炳新,陕西)
2、《金锁关》(李家荣,广东)
3、《访薛家寨遇老红军》(张曼利,陕西)
4、《题姜女祠》(李宴民,湖南)
5、《姜女祠》(程小东,河南)
6、《咏傅玄》(王广华,江苏)
7、《香山之秋》(黄金肖,陕西)
8、《题药王山》(何松林,湖北)
9、《药王山》(范载阳,陕西)
10、《玉华山》(杨晓雁,辽宁)
11、《咏范宽》(张丽转,山西)
12、《大香山》(陈镇,河南)
13、《浣溪沙•姜女祠》(李步庄,河北)
14、《一剪梅•咏铜川》(黄明朴,广西)
15、《行香子•游锦阳湖生态园》(刘秋柏,湖南)
16、《念奴娇•秋游铜川玉华宫景区》(王崇庆,湖北)
17、《念奴娇•春日晨游陕西铜川大香山》(刘凌云,湖南)
18、《[双调•天香引]网游铜川》(张甫营,河南)
19、《[小石调•青杏儿]醉翁石》(费自平,广西)
20、《[正宫•塞鸿秋]陈炉古镇》(岳芳珍,陕西)
21、《[双调•殿前欢]春夏秋冬玉华瀑》(张绍民,广西)
22、《[仙吕•点绛唇]大美铜川》(王文奎,山西)
二、辞赋类
一等奖
《药王山赋》(马建勋,辽宁)
二等奖
1、《铜川赋》(张青云,上海)
2,《铜川赋》(成小诚,广东)
三等奖
1、《铜川赋》(王宇,陕西)
2、《耀州窑》(骆浩,陕西)
3、《铜川赋》(郭家栋,河南)
优秀奖
1、《药王孙思邈赋》(孙民随,陕西)
2、《玉华宫赋》(郭佳,陕西)
3、《铜川赋》(常敬之、张雪琴,陕西)
4、《铜川新区赋》(郭建民,陕西)
5、《铜川赋》(韩全兴,河北)
6、《陈炉赋》(张月华,陕西)
7、《铜川药王山赋》(汪立本,陕西)
8、《铜川赋》(郭振斌,山东)
三、楹联类
一等奖
李忠云(福建)
二等奖
林小然(广西)、李海章(江苏)
三等奖
翟科利(陕西)、陈乃新(江苏)、赵久生(北京)
优秀奖
张建中(吉林)、韦代森(广西)、吕可夫(湖南)、刘树靖(新疆)、蔡聪(湖南)、陈亮(四川)、孙景芳(黑龙江)、蒋清华(湖南)
四、新诗类
一等奖
《行走在铜川的光芒里》(组诗)(王泳冰,江苏)
二等奖
1、《照金畅想》(外一首)(李双霖,陕西)
2、《诗意铜川》(组诗)(贾旭磊,山东)
三等奖
1、《对铜川幸福的描述》(栾淑娟,山东)
2、《铜川,一片锦绣中》(组诗)(李文毅,山东)
3、《铜川辉煌》(邓成彬,重庆)
优秀奖
1、《大爱铜川》(外一首)(李宏天,内蒙古)
2、《耸立的泥土》(凌迪,广东)
3、《铜川素描》(组诗)(陈章华,湖北)
4、《铜川的咏叹调或长短句》(张勇,四川)
5、《在药王山,我把慈悲守望》(组诗)(曹立光,黑龙江)
6、《我有一片园子在铜川陈炉山上》(张惠妹,陕西)
7、《铜川欢迎你》(王明亮,安徽)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
2012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