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决定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2-01 16: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带动经济转型,推进城市化进程,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增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感。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战略部署,规划建设了新区南部、坡头、黄堡、董家河四个市级工业园区和惠塬、王家河、顺金、彭镇四个县级工业园区,不仅扩大了城市经济内涵,而且促进了大城市格局的形成,为铜川经济社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市工业园区建设还存在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投入不足、市场化运作不强,产业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等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牢固树立以园区为承载内涵发展的理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是集聚生产要素、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切实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强市富民的重大战略举措,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破解难题,齐心协力建好工业园区,打造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
  二、明确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3、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现产业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优美、产业发达、区域和谐的工业园区,使其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4、发展目标。全市规划建设八个工业园区,市上重点抓好新区南部、坡头、黄堡、董家河四个市级工业园区,区县重点抓好惠塬、王家河、顺金、彭镇四个县级工业园区。从现在起用3—5年时间,到2015年八个工业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特色突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增速3—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增速6—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园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依托园区打造煤电、铝业、水泥、新兴产业等四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板块和城市组团。
  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5、科学规划原则。按照以建设现代建材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的总体定位,充分考虑我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需要,统筹功能、区位、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等因素,面向长远,适度超前,留足空间,科学编制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统筹配置资源,全面协调发展。
  6、彰显特色原则。园区发展必须体现内涵和功能、作用和地位,体现吸引力和承载力,以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色产业,凸现比较优势,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
  7、产业主导原则。坚持产业立园、招商兴园,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关联性强、集约度高的产业集群,构筑全市新的经济支撑点。
  8、齐抓共建原则。市、区县要共同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向园区倾斜。建立“谁投资、谁受益,谁招商、谁受益”的分配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工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9、以园扩城原则。工业园区发展要以城镇为依托,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提升产业,聚集人气,使工业园区成为新的城市组团,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化水平。
  10、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1、实事求是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稳妥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四、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工业园区发展
  12、强化规划管理。
  ——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市级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编制市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并指导区县编制县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市级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并监督实施。园区总体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园区规模和发展方向,符合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未来发展需要,彰显园区特色。完善规划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规划方案要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建设项目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实行专家评审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规划用地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坚决杜绝违反规划随意建设的行为,园区内非生产性建筑按功能区划进行合理布局和控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
  13、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重点。市、区县两级政府要根据园区建设与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框架和水、电、路、气、讯、环卫、绿化、美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承载力。
  ——分工协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和城市新区的标准,园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部门要根据专项规划同步建设。园区外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由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负责建设。
  ——加大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市、区县两级政府要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各园区可组建投资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园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建造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功能性、基础性项目的,均可享受投资工业项目的税收、土地、户籍、奖励等优惠政策。
  14、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科学定位。市、区县两级要根据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合理布局,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新区南部工业园区,重点以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先进材料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光伏节能、高分子复合等产业,建设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基地。坡头工业园区,重点以发电和热能、废气、废渣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建设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董家河工业园区,重点以铝产业为主导,壮大电解铝产业规模,优先发展航汽铝等深加工产业,建设煤电铝联产联营产业基地。黄堡工业园区,重点以水泥、陶瓷产业为主导,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大力发展水泥、建筑陶瓷、工业陶瓷、新型陶瓷、商品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建设千万吨水泥和千万平方米建筑陶瓷基地。区县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县级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
  ——提高集约度。把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与园区发展相结合,引导和促进各种要素和资源向园区聚集,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强化产业配套,加强企业间要素互补和资源协作,每个园区引进同类产品生产企业5—8户。
  ——培育核心企业。遴选2—3户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骨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优先配置资源,使其迅速做大做强,成为产业发展的龙头。争取成熟企业上市融资。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入园企业积极开展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工艺、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每个工业园区争创3-5个省级名牌产品,创建1个省级研发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每个工业园区建设1个循环经济示范园。
  15、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创新招商方式。根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设立一批“园中园”,吸引大财团、大公司或商会、协会整体开发和建设,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完善激励机制。为工业园区引进产业项目的单位或个人,按企业取得效益后,前两年度上缴地方收入的3—5%一次性奖励;引进社会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给予引资额3—5‰的一次性奖励。
  ——搞好项目策划和储备。紧扣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精心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类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继续坚持重点项目“三位一体”包联责任制,实行项目建设直通车制度和园区工作经费与项目建设挂钩制度,使前期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建成项目达产达效。
  16、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按照“部分托管、交叉融合,利益共享、互惠双赢”的原则,创新管理模式,明确工作职责。市级工业园区实行市级领导包抓制,各园区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包抓的市级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工业经济、财政、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和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以及园区所在地区县和乡镇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研究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协调园区与区县、市级部门的关系,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环境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市级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设立相关机构,在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市级工业园区所在地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园区征地拆迁、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区县党委、政府在大力支持市级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县级工业园区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工业园区管委会除领导和管理岗位人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