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21-010686 主题分类:  城市规划
发文机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文号:  铜政办发〔2021〕44号
发文日期:  2021年12月21日 发布日期:  2021-12-24 14:40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开发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24 14:4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铜川市开发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21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了在更高起点上促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推动开发区工作开创新局面,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1〕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函〔2020〕44号)和《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开发区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本规划的开发区范围包括我市经批复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县域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文化产业基地等各类开发区。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效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改革创新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抓手,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开发区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经济体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各类高端产业向开发区集中度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各类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数分别占全市的64.9%、68.8%,开发区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培育形成了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开发区加大创新投资力度,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企业研发载体不断涌现,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累计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0余家高校院所进行合作,培育发展了铜川空间科技研究院、铜川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等15家重点企业研究所(院),在人工智能、新型材料、商业航天、航汽铝深加工等领域取得或引进知识产权372项,科技成果转化稳步增长。
  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十三五”期间,各开发区大力发展新兴接续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成为带动全市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20%。全市开发区初步形成光电子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和先进陶瓷四大新型支柱产业新型化,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和新能源三大新兴未来产业规模化,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和清洁能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的特征。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7个特色工业园区均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正在创建的铜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市产业集群培育的重要载体。
  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0.23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吸引近200家中小企业入驻。新基建步伐加快,市级工业园区全部实现高速宽带网络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光纤宽带接入率100%,园区5G信号全覆盖。绿色园区建设取得进展,循环化改造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
  营商服务环境持续改善。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推行“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条政策措施,减税降费有效落实,涉企行政性收费实现“清零”。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导项目精准对接、落地开工。公共服务配套日渐完善,发展软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节  面临形势 


  我市开发区正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应用拓展期,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并加速外溢,为全市开发区优化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创造了难得机遇。
  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征程,体现到我市开发区建设上,就是要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规格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从“增量扩张”向“存量变革”转变,从“规模化园区”向“功能化园区”转变,从产业园区向创新园区转变,从生产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从政策洼地向制度高地转变,塑造新的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改革优势,蹚出开发区增长新路径、新范式。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我市各开发区必须在更高层级上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实现我市开发区系统变革、整体跃升,更好发挥示范、引领、支撑作用,成为新时代开发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开发区作为我市国内大循环的平台和载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窗口和桥梁,承担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节点功能,要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红利持续释放,陕西擘画追赶超越新图景,为我市开发区加快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带来新契机。铜川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集聚省内创新资源和制造能力,以“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关中建设、铜川增材”为战略,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落地、大抓环境,为推动全市开发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更应看到,我市开发区发展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功能定位不清。部分开发区主责主业不突出,产业孵化转化等经济发展主要功能弱化,逐步演变为行政区、准行政区。二是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和科技人才缺乏,尚未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全市无国家级开发区和陕西十强开发区。三是主导产业类型不新。开发区上下游产业链尚不完整,部分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集聚度低,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上下游缺乏有效协作。四是开放能级亟待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务服务难以满足入驻企业对现代化、精准化服务设施和平台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能适应招商引资需要。五是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空间不足与开发建设缓慢并存问题,环境容量不足制约开发区项目受纳能力。部分开发区要素短缺与资源闲置、低效利用现象并存,集约高效发展水平不高。
  “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破创新,靶向施策,合力开创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全市开发区规划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扣追赶超越和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创新示范区,围绕构建“廊带一体、一极引领、多园协同”区域布局,明晰产业定位,搭建服务平台,聚力提升开发区创新驱动、产业基础、要素支撑、开放引领、绿色发展和安全保障能力,引领和推动全市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布局,分类指导。强化规划引领,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开发区建设,推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突出主体功能,优化布局,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形成特色发展、协同发展、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创新驱动,高端高质。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优化创新创造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
  ——优化结构,集群带动。以碳达峰、碳中和倒逼转型,统筹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塑造一流产业生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一流企业。
  ——深化改革,开放引领。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强化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营模式,推进开发区整合优化,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塑造开发区转型发展新优势。
  ——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单位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进一步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开发创新的排头兵。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和工业园区,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关中协同创新先行区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铜川核心区,吸引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集聚地、转化地。
  产业发展的新阵地。优化开发区布局和功能定位,提升开发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市开发区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构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新阵地。
  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开发区向产业高端化、服务标准化、运营市场化迈进,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税收贡献率,培育更多增长点、动力源。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加快贸易投资创新发展,提升“走出去”水平,探索国际国内合作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大西安都市圈提供强力支撑。
  绿色发展的引领区。把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探索绿色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区。

 

第四节  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 


  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要素投入和保障机制,形成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开发区回归本位、聚焦主业、重塑优势,引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开发区优化、扩区、调整和升级工作,高标准、高要求培育和建设高水平开发区,推进全市开发区实现“量质双升”。
  (一)优化整合目标。围绕“立好体制、配优队伍、建强园区”等目标,压缩开发区数量,精简园区管理机构及人员队伍。全市开发区由现在的12个整合到7个,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实行动态管理。精简开发区管理机构,数量缩减40%以上。开发区与属地政府职能边界更加清晰,空间范围更加科学合理,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努力建成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支撑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平台体系。
  (二)优化提升开发区发展功能
  优化整合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留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将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并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规划范围不变,管理机构为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优化整合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保留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将陈炉工业园区和绿色铸造产业园并入顺金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格局,重新编制发展规划,优化布局,管理机构为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管委会。
  优化整合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保留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宜君县油页岩循环经济产业园并入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重新编制发展规划,优化布局,形成“一区多园”格局,管理机构为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
  保留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原规划范围不变,管理机构为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保留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重新编制发展规划,优化布局,形成“一区多园”格局,管理机构为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管委会。
  转型发展耀州窑文化基地。耀州窑文化基地转型为文化产业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管理机构为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
  转型发展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保留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转型发展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创建陕西铜川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机构为印台区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委会。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结构优化、技术领先、集群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开发区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全市开发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0%以上。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发展排名整体前移,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开发区4家以上,实现省级经济技术发区全覆盖。重点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开发区前三位主导产业集聚度提升到70%以上。
  创新引领能力显著提高。开发区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涵盖产业孵化、技术中试、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链条初步形成,培育一批创新活跃、高效转化的创新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突破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50%以上。
  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提高。开发区主责主业、生产功能更加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更加精简高效,亩产效益改革深化实施,形成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制度性成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亩,省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80万元/亩。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成为引领全市融入“一带一路”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创建1家台资产业合作园。
  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高。5G、IPv6、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覆盖全市各类开发区,全部完成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发区安全生产水平和现代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绿色智慧、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现代流通体系,园区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到2035年,开发区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实施,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建成,成功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创新示范区,形成一批国际先进、行业领先的产业集群,体制机制更加高效完善,自由贸易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建成。 






第三章  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
第一节  开发区总体布局 


  坚持全市一盘棋,以优化开发区布局引领全市重大产业布局,以融合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区域协调为原则,以优势产业集聚提升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以跨园区合作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各级重大战略在开发区率先突破、落地实施,努力构建具有铜川特色的“廊带一体、一极多点、多园协同”开发区发展格局。
  依托铜川渭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吸引陕北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转移南下,关中万亿级制造业北上,发挥包茂高速铜川沿线开发区产业支撑带的集聚效应,以西铜高铁等交通干线为依托集聚全市产业发展要素,推动重点产业做强做优。延伸拓展西铜高铁走廊空间长度、布局广度、发展深度,高水平建设西铜高铁经济走廊。
  (一)打造包茂高速铜川沿线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带。突出产业转型、节能高效导向,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协同推动铝及铝深加工、新型建材、多元能源、先进陶瓷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变生态要素为资源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探索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新模式。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先进生产力转移,支持汽车及零部件、航天科技、新型材料、光电子集成、大数据等重点项目和支撑平台优先在开发区布局、向开发区集聚,加快培育新产业、新经济。发挥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支撑作用,大力引进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铜川现代产业基地,打造绿色经济带。
  (二)打造西铜高铁经济走廊。坚持西铜高铁走廊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发挥高铁经济的带动效应,推动要素高速流动、业态相互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拓展西铜高铁经济走廊空间长度、布局广度、发展深度,培育铜川开发区发展的主轴。
  空间长度上。发挥西铜高铁经济走廊和包茂高速铜川经济带铜川枢纽的集聚效应,向北延伸至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向南延伸至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形成“廊带一体”发展格局,培育壮大铜川高铁经济产业生态圈。发挥高铁引领效应,定期举办高铁经济高峰论坛,加快推进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引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龙头区块”,引领沿西铜高铁走廊区域协同发展。
  布局广度上。引导产业错位发展、联动互补,以重大前沿技术、核心优势产业为主,重点布局光电子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和先进陶瓷四大新型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和新能源三大新兴未来产业,优化提升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和清洁能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一核引擎”,联合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等,全力打造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多元化产业、绿色建材产业、铝及铝深加工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和航天科技、新型材料、光电子集成等新兴产业聚集区。
  发展深度上。实施“高铁+”计划,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化产业融合、资源融合。“高铁+工业”,推动西铜高铁经济走廊完成工业总量占全市总量超80%目标,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铁+旅游”,实施“全景铜川、全域旅游”战略,深入挖掘高铁沿线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快推进耀州窑文化产业示范园提升拓展,打造西铜高铁旅游带;“高铁+农业”,加快周陵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升级建设,打造成国际水准的现代农业科技新区。 


铜川市开发区“廊带一体”区域布局图

 




  (三)“一极引领,多园协同”的开发区布局。坚持“立足特色、集聚发展、整体联动”原则,围绕现有资源和生产要素,构建“一极引领、多园协同”的开发区总体布局。“一极引领”为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多园协同”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耀州窑文化基地和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重点园区。突出新区、耀州区、王益区和印台区等中南部开发区在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市产业发展主战场,推动宜君等北部开发区实现绿色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动、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全市开发区发展格局,推动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平衡发展。 


铜川市“一极引领,多园协同”开发区总体布局图 





第二节  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发展现状。核准面积19.92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 77.42平方公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铜川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目标定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力、承载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辐射带动形成“一区三园”空间格局,全面启动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2020年,全区实现营业收入353.7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57.8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4.2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4.37亿元,同比增长14.47%,占全市33.33%;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占全市33%。
  (二)功能定位。强化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核心引擎和引领地位,按照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定位和要求,结合我市高新区发展基础和科技、产业特点,明确产业绿色转型引领区、全民创新创业示范区、关中协同创新示范区、生态科技新城样板区四大战略功能定位,打造国家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创新示范区。以奋力打造600亿开发区为目标,以“一区三园”为空间承载,坚持“城市+产业+人文+生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与品质,成为全市最具人气活力与发展动力区域。
  (三)重点任务
  全面打造“一区三园”空间格局。以铜川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
  铜川新区。发展定位:加快完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高水平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产业: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智能设备、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等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零售、维修等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技术应用业,互联网平台、批发零售、金融等要素驱动业,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产业;特色街区建设,商业自主品牌建设,商业网点设施建设等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现代物流、会议展览等现代服务业。
  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做强铝基轻量化材料产业,聚集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陕西制造、铜川配套”承载地。重点产业: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产业;复合材料、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高纯铝生产及其深加工,铝合金紧固件和精密紧固件制造;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开发及生产,节能环保型建筑用铝合金模板开发、生产和应用;专用汽车研发和生产,汽车配套总成箱体、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汽车车体先进成形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研发和生产;智能汽车零部件研发和生产。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定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型材料、装配式建筑、生物医药等产业,谋划建设铜川氢能产业基地。重点产业:半导体材料、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光伏材料,以及新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工业设计、建筑工程、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的3D打印材料研发与生产;聚烯烃等树脂基复合材料深加工产业;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前沿材料研发与生产;钢结构、预制混凝土及全装修等装配式建筑产业;轻质干挂式外墙保温装饰挂板研发和生产,新型节能、隔音、防火门窗及配件开发与生产;中药材炮制、现代剂型生产,新型药物制剂开发生产;氢能存储、应用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产业。
  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发展定位:在基础工业、航天空间、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光电子等产业领域汇聚一批军民融合头部企业。重点产业:商业航天测运控、火箭发动机试验与商业火箭研制、微小卫星制造、卫星数据应用、航天育种与生物医药;先进基础材料、精密加工与零部件配套、光电子产业;网络信息与数字经济。
  高水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突出高新区核心区、商业航天科技产业园示范引领,联动辐射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特色布局发展一批专业园区,建设全国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健全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加快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铜川)研究院、陕西省空天动力研究院产业基地、铜川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铜川大数据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落地一批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做强轻量化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壮大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航天科技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多层次人才资源引培体系、国际化产品质量品牌体系、融合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铜川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全市经济发展核心引擎。 


第三节  耀州窑文化产业示范区

 

  (一)发展现状。耀州窑文化基地积极构筑以漆水河生态廊道为轴、以耀瓷小镇和铜川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园为翼的“一河两岸”建设格局。“一河”:对镇区5公里的漆水河进行改造,建设水清、岸绿、路桥相通的生态廊道,提升辖区宜业宜居水平。“两岸”:漆水河西岸,依托耀州窑“丝路瓷都、千年名镇”的文化底蕴,对标江西景德镇的陶溪川,按照文化、旅游、产业、社区“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对辖区11户国有企业留下的土地、旧厂房进行改造、提升、复活,建设包括耀州窑遗址公园、大师创意园等在内的9个文化板块,打造集耀瓷遗址观光、研发生产、工艺体验、文化交流、教学实习、会展交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耀瓷小镇。漆水河东岸,以铜川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园作为高新陶瓷产业发展主要基地,建设标准化厂房,着眼延链、补链、强链,动态跟进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链式招商。2020年,基地现有各类企业52家,其中国有企业11家、民营企业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实现总产值38.01亿元。
  (二)功能定位。耀州窑文化基地依托耀瓷小镇和铜川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围绕“一河两岸”着力做好产业、文化两篇文章,一手抓铜川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一手抓耀瓷小镇建设,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奋力打造百亿级园区。在已建成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重点文化产业园(基地)和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的基础上,把耀瓷小镇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围绕电子陶瓷、航空航天陶瓷、生物陶瓷、环保陶瓷和高端陶瓷粉体等领域,从基础研究、研发中试、规模生产、商业流通等方面,打造铜川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园。
  (三)重点任务
  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保护和文旅产业。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陶瓷文化为主体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陶瓷制造与工业文化旅游融合。打造陶瓷制造与工业文化旅游融合模式,促进产业延伸、价值提升。以耀瓷小镇“耀瓷坊”为依托,着力打造手工制瓷基地,并将其与非物质文化传承技艺展示体验及工业文化旅游观光融为一体。围绕耀州窑特色陶瓷生产企业,积极推进瓷器生产与工业文化旅游融合,使陶瓷生产与陶瓷文旅产业发展相得益彰。文化旅游体验综合开发利用。打造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沿着耀州窑千年历史的文脉连线成片,做名城保护利用大文章。重点打造耀州陶瓷文化保护传承轴,陶瓷小镇历史街区、陶瓷产业园区、文创街区、艺术景区、耀瓷小镇科教区等5个片区,集中体现耀州窑陶瓷文化。打造陶瓷装备和服务“共享”平台。为驻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泥釉料供应、模具制作、产品检验等全产业链服务。搭建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铜川分中心、陶瓷工业设计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陶瓷企业综合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
  先进陶瓷。结构陶瓷:以长石质瓷、氧化铝瓷及滑石瓷等为主攻方向,继续发展高压、特高压电磁;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耐高温器件、防弹陶瓷、超高温陶瓷、超低温陶瓷,重点推进氧化铝陶瓷粉体制备及应用,陶瓷球、陶瓷阀门、陶瓷螺杆等精密成型陶瓷部件。加快发展以铝矾土、天然石英砂和人造陶粒等为原材料的陶粒支撑剂,以氧化铝、碳化硅等为原料的耐磨材料,以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锆为主的高温结构陶瓷,碳化硅陶瓷换热器、碳化硅手机导热散热材料、高密度陶瓷材料等。功能陶瓷:重点发展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新一代电磁波介质陶瓷材料,高端电子陶瓷元件中材料精密成型和加工的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高性能抗还原陶瓷介质粉体材料,薄型化功能陶瓷成型技术与装备,高性能低温烧结铁氧体及低介低损耗陶瓷介质粉体材料。支持发展以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钙、硫酸钙陶瓷等为原材料的牙科修复材料、人工骨、关节等生物陶瓷,以及陶瓷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及设备等。其他陶瓷高新技术。重点发展连续陶瓷纤维及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技术及应用、透明透波陶瓷、激光陶瓷、陶瓷涂料、陶瓷膜制备技术、微孔与介孔材料制备技术等。艺术陶瓷:以高端、精美、个性化陶瓷工艺品为主攻方向,努力开拓收藏陶瓷、旅游陶瓷、礼品陶瓷和生活艺术陶瓷,强化创意、设计、包装,加快发展民间手工艺术制品,支持民间艺术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第四节  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一)发展现状。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市集种籽、苗木、种畜禽、花卉、蔬菜等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也是全市唯一的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总规划核心区面积4.3万亩。2015年12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十余年发展,园区目前已形成“育种、苗木、畜禽、蔬菜、特色水果、休闲观光”6大农业板块,“果、菜、肉、蛋、奶”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2020年末,实现产值5亿元。
  (二)功能定位。围绕陕西农高区“农、科、高、新”的发展目标定位,基于着力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的具体要求,以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为导向,以创建陕西铜川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抓手,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服务培训等综合功能,将陕西铜川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成渭北旱塬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三)重点任务
  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力争2025年实现一二三产业总产值65亿元以上,“3+X”主导产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20%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20家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各类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5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3家以上;园区加工类规模企业达到15家以上,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家,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成功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建立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相关重点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关系,集成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推广测土营养配方施肥、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等综合集成适用技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和经营主体,年培训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农户1000人(次)以上。培育打造1-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组建现代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2-5个;争创国家、省、市驰名商标1-3个;建设博士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基地各一个;建成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一个。
  加快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建设。打造升级周陵园区2A级旅游景区,以重大农业休闲项目为支撑,积极申报创建3A级旅游景区,争取2022年成功创建周陵园区3A级旅游景区,2023年启动周陵园区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优势,提升园区畜牧养殖综合技术,发展种猪、饲料加工、饲养、生猪冷链分拣和销售等全产业链,打造集生猪全产业链和体验观光功能的国家“生猪公园”。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5个,其中万头生猪扩繁基地1个,万头生猪育肥基地4个。建成万头肉牛生产基地1个。2025年实现生猪扩繁年存栏8万头,年出栏16万头,生猪育肥年存栏20万头,年出栏50万头;实现肉牛年存栏1万头,年出栏2万头。
  建成渭北标准化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力度,2021年建成周陵农产品加工园二期,2024年建成周陵农产品加工园三期,2025年建成渭北地区标准化程度最高、基础设施最全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第五节  县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
  发展现状。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是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园区积极构建绿色新型建材、高端水泥和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是铜川发展高端水泥、绿色建材和高端装备产业的主阵地。2020年,园区入驻企业5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工业总产值4.91亿元。
  功能定位。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奋力打造百亿级园区为目标,聚焦装备制造、绿色建材及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绿色建材、环保水泥、优质骨料、纳米级碳酸钙、装配式建筑等重点领域;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动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全力打造关中绿色新型建材和新型材料产业集中区和高端装备制造承载区。
  重点任务。重点布局煤炭伴生资源利用等能源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材产业,汽车零配件产业,复合材料、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产业,加快建材产业联动发展,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制造水平。环保水泥:推进水泥行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建设立足铜川、辐射关中的协同处置基地。优质骨料:强化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建设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智慧矿山、绿色矿山,鼓励发展精品机制砂、高性能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等一体化产业,优质砂石骨料达到5000万吨。纳米级碳酸钙:深度开发优质石灰石资源,建设阳泉山100万吨氧化钙和400万吨重质钙等项目,发展超细轻质碳酸钙、重质活性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产业等精细产业。装配式建筑: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商业化应用,加快建设耀州绿色建材产业园,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硅酸钙板、复合保温板、建筑PC构件等新型节能环保内外墙体装配式材料,拓展叠合楼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逐步形成较为全面的装配式建筑部分产业体系。
  (二)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现状。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是我市汽车零部件、先进陶瓷、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区。2020年,园区入驻企业3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限上商贸业企业11家、高新科技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工业总产值12.3亿元。
  功能定位。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奋力打造百亿级开发区为目标,围绕新型建材、汽车装备配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定位,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实施精准招商,突出高端陶瓷及制造业垂直集成,建设先进陶瓷聚集区和高端装备制造联动区。
  重点任务。紧盯“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聚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聚集、产城融合”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专用汽车等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变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产业,精细陶瓷粉体、新型陶瓷、精密成型陶瓷部件、连续陶瓷纤维及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等先进陶瓷产业,智慧物流、数字商贸等数字经济产业。
  (三)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
  发展现状。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陈炉工业园区和绿色铸造产业园是铜川绿色铸造产业、环保产业集聚区及陈炉高端陶瓷产业集聚区,是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2020年,园区入住企业1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工业总产值10.3亿元。
  功能定位。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奋力打造百亿级园区为目标,突出“一区多园”联动辐射,挖掘印台资源优势、推进印台产业转型升级。陈炉工业园区以先进陶瓷、智能制造为重点;绿色铸造产业园以绿色铸造、装备制造为重点;顺金工业集中区以生态环保、现代物流为重点,全力打造关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重点任务。规模化培育接续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园区首位产业,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环保产业园以有色金属分选、再生铝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方向,发展建筑垃圾、固体废物回收等项目。绿色铸造产业园以汽车类、航空航天、军工类、轨道交通类、电力装备类、高端装备五大类铸锻件为重点发展方向,发展精密铸件、锻件等项目。陈炉工业园区以LED光电产业链、高端陶瓷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发展智能制造、紫砂制品等项目。标准化建设工业园区。根据规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陈炉工业园区东山片区供水、供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项目;完成雷家沟前厂区改造提升工程,盘活后厂区闲置资源,以绿色铸造产业园建设为契机,重点提高铸造件的生产能力和绿色化水平。
  (四)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
  发展现状。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是我省重点扶持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和“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产业园区,是铜川中医药产业、有机食品产业集聚区。2020年,园区入住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工业总产值8.99亿元。
  功能定位。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奋力打造50亿级园区为目标,突出“一区两园”联动辐射,挖掘宜君高端绿色、循环高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智慧康养、有机食品产业。围绕宜君县实施生态强县战略,大力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延伸中医药和涉农加工产业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避暑康养、食品医药产业集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关中城市群避暑康养先行区、渭北食品医药产业集聚区。
  重点任务。中医药:依托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围绕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新型饮片等领域,引导形成中药饮片生产集聚、区域联动、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中药饮片产业。围绕传统中成药、现代中成药,支持应用先进提取、纯化、分离技术,加快发展中药片剂、胶囊和针剂,促进天然组分药物等成熟药物研究成果在宜君落地和产业化。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发达市场,积极推动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提取物扩大产业规模,发展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产品和植物提取粉剂、液体等剂型,探索开拓营养补充剂、生物农药、饲料等领域的使用市场,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实现植物提取物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加快建设宜君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智慧康养:发挥玉华宫及太安区域生态优势和文化元素,发展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体验为重点的旅居康养产业,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做好玉华宫宜居康养板块提供旅居康养生活配套服务,打造梯田宜居康养板块,建成农耕文明体验基地、雅趣养生目的地,彭祖宜居康养板块重点发展长寿文化游基地、养生文化生活体验和康养园。重点推动抗衰老食品、膳食补充剂、营养强化食品、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研发。发挥宜君在党参、黄芪、丹参等野生药用植物领域的资源优势,加快党参系列保健产品研发加工。支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大力推进以养生食疗、康复护理、中医保健、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等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加强医疗康复器械新技术和新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发展诊断治疗设备、康复健身器具、康复训练与评估、运动康复设备、行动障碍辅具、可穿戴式健康设备、理疗护理产品、传感监测仪等健康产品和康复器械。有机食品:在粮油、畜禽、果蔬和水产等重点行业,着力突破花生蛋白、酶工程、生物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以及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开发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推动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冻干、发酵与制备技术,集中建立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加快推进秸秆、林业剩余物、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围绕羊肚菌、宜君花菇等领域,对接宜君县食用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太安镇榆树湾村、哭泉镇麻庄村、棋盘镇迷家河村的食用菌扶贫基地为抓手,示范推广建设有机食用菌基地,推动有机食用菌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依托本地优质饮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茶饮料、高端饮用水、酒类饮品等健康饮品。其中,茶制品领域,重点围绕宜君特色冰山雪菊、高钙茶等优势品牌,开发特色茶;酒类饮品,支持本地企业积极引进技术及资本合作方,重点推动陕西秦酒系列白酒品牌化,拓展发展啤酒、保健酒等产品;其它饮料领域,重点发展瓶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等饮料制品,延伸发展纤维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等高附加值饮料。创建“有机宜君”等特色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第四章  改革创新和功能提升
第一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围绕集聚创新要素、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以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强化对“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扶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推进具备条件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实现10家科技型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
  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推动开发区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搭建资源、信息、人才等共享平台。鼓励开发区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合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前沿性创新研究,构建创新生态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打造关中协同创新先行区。积极融入关中协同创新,探索“创新飞地”“人才飞地”“飞地园区”“离岸孵化”和研发总部等新模式,围绕航空、航天、兵器、军工电子等领域,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孵化器合作,创新央地合作,建设新型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加强与西安、咸阳、宝鸡等地政府、协会、企业合作,组建航天科技、汽车零部件等跨区域产业联盟;积极承接西安高新区、杨凌示范区等高新区“走出去”战略,探索园区托管、“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税收分成等新模式,承接生产基地、中试基地,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关中建设、铜川增材”,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重点建设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空间科技研究院、铝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光电信息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及氢能产业研究院和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
  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铜川核心区。积极争取一批中央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航天科技、电子信息及新型材料制造、中医药产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等一批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增强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发展活力。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设立市场化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全链条科技成果分类评估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成果交易服务平台,高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合作建设各类孵化器,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在铜科技成果发布机制,建成铜川科技成果库,设立铜川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作用,加快形成“总院+专业研究院+产业基地+企业”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建设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铜川分中心,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技术评价等科技服务,建成铜川科技大市场,到2025年,全市各级各类科技平台数量达到100家以上。积极争取科技创新领域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在铜开展中试研究与开发,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四院、航天五院、航天六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合作建设铝基新材料、航天科技、光电信息等领域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示范基地,到2025年,建成省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5个,全市技术交易额达到1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
  (三)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瞄准重点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实施创新人才创富工程,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精准对接。实施“凤栖梧铜”柔性化引进人才计划和返乡人员“归雁计划”,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科技新星兴铜行动。实施“铜川工匠”特色化培养人才计划,增设光电、陶瓷等高职专科班,完善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队伍。
  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健全适应研发、创业、转化和产业化不同阶段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国家和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制定科技创新券发行制度,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股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融资模式,完善投贷联动。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保险机构发展创客保险、政策性财产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创新险种。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实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知识产权申请授权、运营交易、运用转化、维权保护、价值评估、质押融资、法律援助、宣传培训等全周期、全链条、全领域服务,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撮合—风险分担—收储运营”新型运营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四)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开发区复制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载体,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建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发挥铜川创业大街作为省级众创空间的引领作用,鼓励采取“研究院+运营公司+产业园”的模式,打造融合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园区跟进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全要素服务体系。
  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健全开发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开发区组建投资控股公司,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拓展双创融资渠道。优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服务,打造覆盖在孵企业技术创意、产品实现到产业化实施各阶段的孵化服务链。
  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在开发区先行先试,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导开发区建设“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配套完备的设施、共享便捷的资源。落实国家和省级现行科技创新政策,抓好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等政策落地实施。

 
第二节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持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开放合作、重点突破,推动开发区产业分类指导与区域统筹规划相结合,构建全市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开发区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落地,推动开发区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现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引导开发区产业向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延伸。
  (一)坚决淘汰落后动能
  加速落后产能市场出清。依据产业政策、开发区产业定位、规划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定开发区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综合运用要素配置、政策引导等手段,持续开展“压旧上新、压小上大、压低上高、压散上整”,坚决遏制低效落后产能盲目扩张。深入落实重点行业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行动,分类划定加严“标准线”,依法依规限期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集中建设铸造中心、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固废处理中心等,为新动能培育腾出要素空间。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加强去产能综合施策。鼓励开发区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积极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指标交易、股权合作和兼并重组,加快实现转型转产、环保搬迁和梯度转移。稳妥有序处置“圈而不建”“建而不产”的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依法依规整治以“四无”为重点的“低散乱”企业。将腾退的产能、能耗、水耗、煤耗、排污权等指标纳入交易平台流转,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园区集中。运用碳中和债券等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减碳转型。
  深入实施减量替代行动。严格落实开发区产能、煤炭、能源、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制度,深挖煤耗、能耗潜力,分类提高减量替代比例。严控新上“两高”项目,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严卡环保、安全、技术、能耗、效益等标准,分类划定低效落后产能“标准线”,加快存量项目市场出清。建立“两高”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加强“两高”项目产能过剩监测预警,确保“两高”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只减不增。加强“两高”项目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替代情况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依法依规建设。统筹市域内可用的五个减量替代指标,重点支持在开发区落地的市级重点项目。
  (二)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绿色化升级
  打造能源多元化产业集群。以各区县开发区和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把握现代能源技术发展趋势,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构建多元化能源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力争每个园区都成为特色高端绿色能源基地。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以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为载体,实施生态水泥提质工程,建成印台灰岩矿绿色建材项目、黄堡安村绿色建材产业园、新川沟材料产业园,加快耀州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加快建材产业联动发展,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制造水平。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打造先进陶瓷产业集群。以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和耀州窑文化基地为载体,实施先进陶瓷突破工程,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开发与保护结合,推动艺术陶瓷精品化、日用陶瓷规模化、建筑陶瓷多样化、工业用瓷先进化发展。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三)推进优势产业链集群高端化壮大发展
  拓展铝产业集群。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以循环化、高端化、集群化为导向,实施铝产业强基工程和铝产业拓链工程,在延链提质上下功夫,不断延伸“煤—电—铝合金材料—铝精深加工及下游应用”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就地转换和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铝及铝深加工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积极融入关中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大走廊,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供给、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目标,做优“陕西制造、铜川配套”。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做优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品种产业化多元化为核心,引入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资源,做强现代中药,做优化学药,做大生物药,做精医疗器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突破发展。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四)推进高新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布局
  打造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为载体,实施复合新型材料突破工程,围绕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以及高端碳材料、先进纳米材料等前沿材料,率先在铝基、镁基、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上取得突破,强化“陕西制造”高端材料保障。到2025年,新型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发展关键战略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品等下游制品开发及产业化。抢抓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机遇,重点发展磷化铟、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等先进半导体材料,布局集成电路衬底材料,打造陕西高端材料生产供应基地。
  培育光电子集成产业集群。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为载体,发挥澳威激光、隽美经纬等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加快构建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建设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实施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区引领工程,建设卫星测运控备份基地,组建北斗卫星导航创新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北斗芯片和终端产品研发生产,拓展服务领域。建成火箭生产(测试)基地、航天装备试验检测基地、大中型无人机检测试验试飞基地。建成航天科技产业孵化园、灵动商业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总测项目、深蓝航天商业液体火箭动力系统实验基地及制造项目、商业航天系统工程中心、航天航空和民用零部件机械加工项目等,谋划一批卫星测控、研产、组网、应用、航天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以及航天动力方面的新项目。
  (五)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重点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光电子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芯片封装设计、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产业,抓住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业态的发展契机,培育发展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
  支持优势生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搭建检验检测、教育培训、法律服务等公共平台,大力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推动产业融资租赁、研发设计、工业设计、信息系统服务、会展等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相连的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以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为主体,加快发展为绿色建材、先进陶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产业服务的科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大型制造企业服务环节独立企业化发展并为附近其它企业提供服务。
  提升物流服务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物流网络,全面构建融入西安物流圈、连接“一带一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融入陕西自贸区、西咸港务区,加快建设区域性工业品资源配置中心、集装箱和大宗散货集散中心,推动形成陕北能源等大宗物资南向流动和关中工业品北向流动的枢纽。构建精益物流、共同配送等专业化、高效率、低成本物流系统,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保税物流、应急物流等新业态,打造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的物流产业链,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性物流疏解服务。
  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完善物流节点布局,加快物流聚集区建设,推进关庄物流园、西北耐物流园、渭北智慧物流园、鼎铭物流园(二期)等物流园区建设,促进传统货运枢纽向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转型;加快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推进货运站、快件集散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功能区建设,推动现代智慧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培育“互联网+”服务业。充分发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化,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优化提升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示范区引领、多园区支撑”的错位发展格局。 


第三节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要素投入和保障机制,形成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开发区回归本位、聚焦主业、重塑优势,引领全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开发区服务效率变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依法赋予开发区相应行政审批权,加快推进省级开发区享受相应经济管理权限政策落实。实施行政审批服务“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一次不跑” 改革。推行标准化、承诺制服务,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推广“企业承诺和容缺受理审批模式”,优先选择铜川市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鼓励开发区建立健全政府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政务公众号主体和功能,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推动开发区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
  (二)规范开发区扩区和升级管理。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稳步有序推进开发区扩区和升级管理工作,结合各类开发区发展实际需要,原则上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对于按照核准面积和用途已基本建成的现有开发区,在达到依法、合理、集约用地标准后,方可申请扩区。推进开发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三)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
  强化开发区经济管理职能。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等主责主业,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发展规划、协调服务、招商引资等职能;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理顺开发区“内外之间”“条块之间”的职责关系;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职责边界,理顺开发区管理机构与代管乡镇(街道)的职责关系。
  完善开发区内部管理机制。巩固“党工委(管委会)+公司(基金、行业协会、理事会)”等管理体制改革成效。进一步提升“大部门、扁平化”管理水平,整合归并内设机构,鼓励通过岗位管理、项目制管理等形式,灵活开展工作;健全党政工作机构,既允许“一对多”,也允许“多对一”,不与地方党政部门搞上下对口。开发区党工委、纪工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人大、政协工作由派出管委会的政府同级的人大、政协机关统筹协调,严格控制向开发区派驻部门的数量。
  改革开放区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开发区统筹协调领导力量,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原则上实行一肩挑;统筹优化开发区班子配备,优先选拔开放意识强、综合素质好、懂产业政策、熟悉项目建设、善于协调服务的干部担任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引进精通开发区运营、擅长招商引资的各类人才;深入推进以“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高标准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分层管理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完善开发区市场化运营机制。支持开发区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组建企业联盟、理事会等方式,对开发区实行整体化建设运营,或建设管理运营“区中园”。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专业化园区运营商或与专业团队合作运营开发区。支持市场化合作共建开发区,鼓励发展水平高的开发区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或托管其他开发区。

 
第四节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继续扩大开放,推动开发区高水平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对外贸易,全力拓宽大通道、构建大平台、做优大环境,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优化贸易方式,壮大外贸经营主体,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增效。
  (一)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
  实施全球精准招引。加大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隐形冠军企业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落地开发区。创新外资利用方式,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外资企业在铜川建立高水平研究机构;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充分借助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优势,着力提升外商外资利用水平;引导和鼓励外资以并购、技术引进、融资租赁、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铜川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值能力;争取政府投资项目纳入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快装备、技术、标准、认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推动企业在更大范围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类涉外经贸活动,办好我市特色活动,引导外资企业集聚发展。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突出重点领域招商,推动各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链条,制定产业招商项目目录和招商企业目录,开展精准对接,着力招引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性强、发展空间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持开发区组织专业招商团队,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小团组靶向招商、驻点招商、总部招商、优质股权招商、以商招商、境外研发机构定向招商等精准招商,推行专题招商、集群招商、板块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鼓励开展市场化、专业化招商,选聘招商顾问,做好招商策划,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充分借助国家各类经贸合作洽谈会和我省欧亚国际论坛、丝绸之路博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重大平台,重点瞄准高端、优质企业开展招商。精心组织开发区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论坛和大型知名展会,积极参与高端对接活动,推动开发区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项目落地后续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入园率、开工率和投产率。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开发区结合自身承载能力和财力条件,梳理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明确享受条件、适用范围、优惠幅度、兑现流程、执行期限等内容,防止不计成本、血拼式招商。地方政府和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守约重诺,认真履行招商引资协议或合同,杜绝“新官不理旧账”。
  高标准创建陕西(铜川)台湾产业园。对标对表国际先进园区,推进“标准地”靶向精准招商,高水平建设陕西(铜川)台湾产业园。实施陕西(铜川)台湾产业园培育计划,按照“一核多园”的总体布局,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为载体,瞄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陶瓷、医药健康、农产品食品加工等优势台资产业,充分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鲁等台商聚集区,通过园区招商、委托招商等各类招商方式,以台资为先导,优选先进技术,突出高质量、特色创新和优势互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力争到“十四五”末,产业园入驻台资企业超过50家,台商投资超过100亿元,形成3个产值过100亿元的涉台产业集群,带动GDP增长超过100亿元。
  (二)加快内外贸融通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加工服务贸易。积极推进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申报省级加工贸易园区,申请设立“海峡两岸产业高质量合作铜川示范区”。借助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平台,积极承接外贸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外贸自主品牌,推动果品、装备制造、陶瓷、新型材料、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业和企业建立品牌推广中心,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中医药等新兴服务贸易。以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为纽带,加强中医药等特色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动文化艺术、文化创意等文化服务出口。
  积极发展贸易新业态。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引导龙头企业搭建软件众包服务平台,重点发展金融外包服务、云服务、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创意设计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鼓励开发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鼓励开发区发展特色服务贸易,推动贸易数字化,打造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依托“保税+”“互联网+”,推动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研发、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入境检测维修、保税存储展示交易等高附加值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拓展国际营销渠道,鼓励电商企业通过共建、共用等方式,建立“海外仓”,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保税仓、“海外仓”、海外展示厅拓展国际业务。到2025年,新建“海外仓”3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元。
  (三)推动跨区域高效协作
  推动省内区域间合作共建。抓住用好“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轴和城市功能区南向承接,依托包头至防城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构建西安—铜川—延安南北纵向综合运输通道,向北衔接呼包鄂榆城市群,打造关中北向辐射的桥头堡、陕北南向能源大通道;构建韩城—铜川—平凉东西横向综合运输通道,向东衔接中原城市群,向西衔接兰州—西宁城市群,不断拓展区域发展战略合作空间。坚持错位融合,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推进西铜一体化发展。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关中建设、铜川增材”,坚持稳煤、扩电、强材料,积极承接西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配套转移,协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铜川生态资源优势,做优养生生态和养生资源,打造以养生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加强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步伐,构筑加快融入西安都市圈的快速通道,以轨道交通为重点,推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向铜川延伸,合理加密快速公路通道,强化微循环和支路网建设,有序推动城际公路市政化和城际客运公交化。推进与西安都市圈城市战略合作、规划协调、政策协同,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人才流动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便利共享的生活圈。
  加强与省外地区交流联系。重点探索以科创飞地、产业飞地模式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科技成果与产业转移。聚焦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创新高地及世界一流园区,谋划共建铜川飞地科技创新园,重点推进西安交大西部科技创新港铜川创新谷飞地研发中心建设,以“基金+项目”方式吸引创新技术、产业项目、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落户,试点对东部转移企业按原所在地区海关信用等级实施监管。围绕轻量化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天科技、光电集成等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盐城高新区等城市、开发区合作共建“飞地园区”“伙伴园区”“产业基地”,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以项目共管、企业共育、平台共搭、收益共享等模式,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对接。支持先进地区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在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开发区建立专业园区,各开发区以土地价格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的具体运作。
  (四)提升投资服务质量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和“跨境不见面审批”模式。探索建立集商事登记、货币结算、知识产权保护、商事仲裁等跨境全流程服务体系。实施好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的行业和领域。在开发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鼓励开发区在金融创新、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多元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关港贸税金”全链条运作,方便企业快速办理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关税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做好外贸企业出口订单融资封闭账户运行管理试点。完善开发区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和促进体系,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第五节  持续提升承载能力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存量与增量、传统与新型,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营造共建共享格局,打造功能完善、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开发区。
  (一)建设新型智慧开发区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互联网骨干网互联节点,提高网间互联带宽和互联质量,实现园区主要场所无线局域网全覆盖。优化开发区骨干光纤网络布局,提升光纤网络覆盖率。推动开发区网络设施IPv6升级,构建IPv6骨干网网间互联体系,实现互联网、广电网骨干网络IPv6 的互联互通。改造升级通信网络设施,加快开发区5G网络布局建设,提升网络覆盖率和服务质量。组建陕西省数字经济工程研究院,围绕陶瓷、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开发区数字化转型。聚焦煤炭、建材、陶瓷、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开发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实施“云上铜川”工程,推进云计算广泛覆盖,推广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建立完善企业上云用云标准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部署应用,强化测试评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推进协同研发设计平台、个性化定制平台建设,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优势产业集群和开发区推广,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改造提升数字化车间30家。
  搭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公共信息、技术、物流等服务功能,构建全市开发区信息数据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开发区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立数字化园区智能管理平台,打造智慧园区运营中心,为企业提供关联知识、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研判等服务,促进园区管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鼓励园区内企业接入智慧开发区平台,实现与政务服务系统、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互联互通。
  (二)建设功能完备开发区
  健全生产性配套设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财力状况,合理规划、有序适度建设标准化厂房,支持中小微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购买土地、自行建造标准化厂房,鼓励建设多层建筑、立体厂房。完善开发区供水管网,有序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建设智能供水体系,保障供水水质与供水安全。加强开发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提高集中供热水平。合理布置变电站,优化电网结构,推进专用电网、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既有路面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提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效率。
  构建便捷高效流通网络。加快建设开发区与中心城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高铁的连接道路,升级改造开发区内部路网,提升开发区内外通达程度。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开发区建设仓储物流等配套流通设施,打造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多式联运的开发区集疏运体系。
  完善生活配套功能。推动开发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完善商贸、学校、医院、文娱、体育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重点加强商贸设施建设,引导开发区建设面向社区、功能复合、便民惠民的邻里中心,构建舒适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学校网点布点,提升办学硬件,建设教育现代化开发区。完善医院设施配置,改善医疗设备条件,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家园、文体综合服务中心、电影院等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载体。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打造体育健身路径,提升开发区健身质态。支持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三)建设绿色低碳开发区
  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推进开发区高耗能高耗水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实行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度,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和水效对标达标。改善开发区能源使用结构,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稳步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替代改造。推广应用空气源、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支持发展氢能应用,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大力推动高碳行业减碳。推动开发区重点领域和行业合理确定碳达峰目标,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规划。探索建立碳达峰倒逼机制和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开发区高碳产业低碳转型。深化重点行业碳排放统计核查和监测试点,依托能源大数据,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用电、用气、用煤、用油等能耗数据转换成碳排放量,建立可测算、可分析、可追溯的排放数据库。探索在开发区推行“能源碳效码”,开展精确统计分析和分级评价,设立“碳账户”,实行“碳激励”。探索碳中和的新型发展模式,建设零碳开发区。
  加快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开发区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支持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开发区产业耦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公共平台,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推进绿色工厂示范,建设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的绿色工厂。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园区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到2025年,省级以上生态工业园区比例达到50%以上。
  强化开发区污染物防治。完善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持续推进污水纳管改造,加快实现“污水零直排”。加强企业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金属表面集中处理中心、固体废弃物及垃圾中转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固废资源化规范化处置。探索在开发区开展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推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无废园区”模式。
  建设园林式美丽开发区。以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为重点,推进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开发区环境和风貌长效管控机制。重点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处理全覆盖。提升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推进开发区绿道串联成网,建设公共绿地、滨水景观、城镇公园、口袋公园等开敞空间,提高开发区道路、公共建筑及办公楼、写字楼、居民住宅阳台、楼顶、企业厂区等绿化水平。
  (四)强化开发区要素保障
  加强财税支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扩大对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预算内资金奖补规模;对纳入国家专项债券项目库且符合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条件的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专项债券予以积极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基础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绿色制造等重大研发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各区县通过财政注资、资产划转、财政奖励等方式,支持开发区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发展。落实国家资助创新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产品开发、技术转化等科技创新环节的税收优惠。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产业引导基金优先投向开发区,重点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项目。引导政策性银行与开发区建立定期沟通对接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市场化融资和结构化融资等模式。加大专项债券项目争取力度,加强市级政府投资资金统筹使用,强化对开发区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畅通开发区企业信贷通道,推动全市金融机构下沉开发区,积极开展专项融资对接活动,创新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及票据结算、承兑、贴现等业务。发挥市融资服务平台功能,运用公共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提高开发区企业融资可得性。畅通开发区企业发债通道,发挥企业信用债投资支持基金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企业通过境内担保境外发债的方式融通资金。畅通开发区企业上市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支持私募基金参与或通过产业基金方式投资开发区企业或项目。
  完善土地政策。深化开发区“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强化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引导,优先保障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高端高新项目用地。推动“标准地”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开发区升级、扩区、调区的重要依据。支持开发区新产业、新业态工业项目按照规定兼容复合利用土地。原依法取得的工业用地改造开发后提高厂房容积率且不改变用途的,不再增缴土地价款。依法依规开展烂尾和低效利用园区专项整治,运用政策支持、市场化盘活、无偿收回、限期竣工等方式,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加强资源保障。加大对开发区重大项目的要素供给力度,加强要素资源市级统筹,促进开发区重点项目与要素资源精准匹配和衔接平衡。建立开发区重大项目用气绿色通道,支持开发区与上游供气企业合作开展用气直销试点。支持开发区企业集体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加强能耗指标市级收储,开展开发区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对开发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给予能耗、煤耗指标支持。
  (五)建设安全运行开发区
  加强开发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所需的防护距离,对有重大及以上环境保护、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情形的,按规定实行一票否决。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开发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从严从实加强安全防范,坚决遏制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开发区煤电油气供应和通信保障,做好设备巡检维护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平稳运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严格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综合防灾应急体系。支持开发区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健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防灾指挥系统、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生命线工程、应急救灾物资等综合防灾应急保障系统。在全市开发区规划布局一批应急救援中心,综合提升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快速响应、综合救援、安全保障、专业指导、持续保障等能力。科学布局排水管网,建立雨污分流排水机制,实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加快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规划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机制。

 
第五章  规划实施 


  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各项要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全力推进规划实施,确保规划任务和目标顺利实现。 


第一节  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压实责任。组建市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市级有关部门以及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区县要加强组织领导,对标任务举措,制定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清单制+责任制”。加快建立重大任务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按照“谁牵头谁负责”原则,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二)规划引领统筹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对各产业园区进行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完善全市产业园区规划体系,编制各产业园区相关专项规划。同时要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并与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充分衔接,加强统筹协调管理,落实“多规合一”。通过“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统筹空间要素和项目安排,分步骤、有轻重的贯彻落实规划。市级有关部门及各级开发区要注重规划衔接,坚持全市开发区“一盘棋”统筹发展原则,遵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实际,科学调整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和运营模式,推动开发区转型、产业升级、布局优化。

 
第二节  评价管理 


  (一)规范和加强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开发区统计制度体系,明确承担统计工作的机构,指定综合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扩大统计指标范围,规范各类开发区统计口径。开发区主管部门和各开发区要严格落实统计法和统计相关制度规定,及时准确报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经济发展信息,对所有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二)推进开发区分类评价。创新完善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办法,突出考核亩产效益、外资外贸、人才发展成效、创新驱动、特色产业等指标,强化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加强分类评价,鼓励担当作为,树立激励先进的鲜明导向。加强开发区主体功能分类评价,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侧重评价产业集聚度、开发强度、产出率、外资外贸等指标;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侧重评价创新驱动、技术开发能力、创新创业环境等指标;对县域工业园区侧重评价“一园一业”、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侧重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农技转化与示范推广等指标。探索建立开发区区域发展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参考,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与开发区管委会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挂钩。
  (三)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综合考核评价激励奖惩作用,对考核结果好的开发区优先考虑升级、扩区。支持经济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质量高的省级开发区按程序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在控制新增数量、提升发展质量的原则下,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园区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开发区。建立完善开发区退出机制,对土地利用效率低、安全环保不达标、发展长期滞后的开发区,作出通报、限期整改、退出等处理。


网络编辑:徐向玲
信息审核: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