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迈向更高水平
来源:瞭望 发布时间:2022-03-29 15:1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全民健身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健身需求呈现出越发强烈、日趋多样的发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近日,《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的系统谋划,是新时代高质量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对于促进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为推动《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全链创新释放持久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全民健身的动能之源。《意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提出了全民健身体制机制、供给方式、空间载体以及科技支撑的全链条创新举措。
  体制机制创新,首先必须理顺体育行政机关、单项体育协会、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的关系,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育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和监管,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单项体育协会是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重要主体,应积极稳妥推进政社分开,将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作为协会主要职责。对于足篮排、乒羽、骑行、跑步等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应因势利导予以鼓励,更好发挥其组织群众参与锻炼、满足多样化健身需求的作用。
  供给方式创新体现为社区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等方面,旨在提升全民健身供给对需求的匹配度。推动全民健身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和赛事进社区,有利于夯实基层基础。发展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群众体育教练员队伍,完善全民健身“硬软件”标准,有利于科学健身。构建青少年体育赛事和“三大球”业余竞赛体系,打造群众性特色体育赛事,形成赛事品牌,有利于吸引更广参与。促进体卫、体教、文体旅深度融合,有利于发挥范围经济效应,创造新业态,满足新需求。
  空间载体创新特别注重跳出“场馆思维”,建设国家步道、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新载体。《意见》提出,制定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和建设指南,出台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步道体系是以公益性为导向,满足群众健身休闲、户外游憩、亲近自然等需求的慢行廊道系统。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兼具生态环境、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防灾避险等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此外,户外运动营地以及登山道、徒步道、骑行道等建设,也将更广泛拓展全民健身空间。
  科技支撑方面,涉及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体卫融合实验室建设。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场馆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水平,助力供给能力释放和供求匹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合作建设体卫融合重点实验室,锚定市场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可以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融合创新生态系统。

  整体协调形成科学布局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民健身的布局策略。《意见》明确提出,要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也就是要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相衔接。
  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农村是全民健身基础薄弱地区,相关公共服务资源较为缺乏、可及性不足。要完善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乡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衔接。
  二是促进不同类型城市协调。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由于空间紧张,重点推广功能复合、立体开发的集约紧凑型健身设施发展模式。大中城市突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健身资源布局特征。县城在城镇化中同步规划建设健身设施。新建城区可以结合城市留白增绿,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因地制宜地谋划健身资源布局。有条件的城市群和都市圈要统一规划,促进区域内健身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
  三是促进与区域重大战略协调。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完善健身设施布局。结合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支持新疆、吉林共同创建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绿色发展彰显鲜明底色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全民健身的鲜明底色。《意见》在原则中提出了强化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全民健身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要求。
  《意见》从守底线、控规模、促改造、定规范等角度,专门部署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任务。一是守底线,既不能逾越生态保护红线,又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二是控规模,规划建设健身场地设施要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严格控制大型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三是促改造,推动已建成体育场馆实施节能降本改造,并加快运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场馆管理和赛事服务。四是定规范,制定绿色体育场馆运营评价通用规范并将要求贯穿于体育场馆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
  此外,《意见》中涉及的全民健身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资源整合利用和开放共享等内容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多维开放把握时代潮流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民健身的时代潮流。根据《意见》安排,全民健身的开放主要涉及三个维度。
  一是推动竞技体育资源向全民健身开放。竞技体育的高水平设施,在确保完成竞训任务的前提下,可向社会开放。国家队的一些可公开的训练方法、日常食谱、康复技巧等,通过市场化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够惠及广大健身爱好者。国家队、省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要实现制度化,进而提升基层健身指导服务的专业水准。
  二是推动单位健身设施向社会开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拥有的健身设施和可用于建设的空间,从产权性质看,本质上属于为全民所有,应创造条件做到能开放尽量开放。公办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属于同样的性质,新建的要按照能够开放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已经建成的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的安全隔离改造,可由第三方对一定区域内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
  三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对外开放。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辟人文交流新领域,探索建设“冰雪丝路”。加强全民健身领域国际合作,共同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支持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以武术、龙舟、围棋、健身气功、舞龙、舞狮等为重点深化国际交流,条件成熟的项目争取纳入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提升知名度和认可度。

  全民共享站稳根本立场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民健身的根本立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必然要求站稳人民立场,推动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一是坚持全龄友好,逐步实现人人参与全民健身。应积极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广泛参与,对于未成年人重在提供适宜设施和器材、推动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培养兴趣,对于老年人重在解决运用体育智能技术困难,对于残疾人重在营造无障碍环境并提供便利。
  二是从娃娃抓起,源源不断培养终身运动者。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运动项目人口,是全民健身的“铁杆”人群。培养兴趣要从青少年阶段就开始,让每个青少年较好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形成终身爱好和终身锻炼习惯。普通学校、体校、青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高质量参与体育活动。
  三是依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职工健身参与度。按照职业类型细化制定健身指导方案,可以为职工提供更精准的健身指导。要注重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和工会的积极作用,从“软”的方面组织开展各类健身活动,从“硬”的方面支持配备健身房和健身器材。
  四是突出便捷可及性,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健身要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习惯,离不开身边的、便捷可及的条件。通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一批设施,配备一批器材,构建多层次健身网络特别是15分钟健身圈,让群众随时可健身、随处可健身。
  五是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全民健身的安全和法治保障。在全民健身领域,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和法治短板。必须完善全民健身指南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促进科学健身,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分类分级的管控体系以及举办方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制度,加强赛事安全管理,确保赛事活动安全。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同时,还要加快修订体育法,研究修订《全民健身条例》,研究制定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健全体育行政执法、仲裁、监管等制度,以法治为全民健身护航。


  原文链接:http://lw.news.cn/2022-03/29/c_1310534161.htm

  文件链接:《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网络编辑:宋蕊
信息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