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24-000987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发文文号:  铜政发〔2024〕2号
发文日期:  2024年02月26日 发布日期:  2024-03-01 14:19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铜川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01 14:1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6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2月21日在铜川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铜川市市长  郝光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保安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幸福美丽铜川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面对经济恢复波浪曲折的艰巨任务,我们主动应变局开新局,坚持把稳增长贯穿全年,一手抓政策靠前发力、亲商暖企解难题,一手抓项目提速加力、招商引资添动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运行在稳中求进中实现量质双升。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3%,排名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均排名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均排名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4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和7.8%。
  ——面对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重大使命,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抓大项目、抓好项目,落地建设了12GW单晶电池、稀贵金属循环再利用等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扩链,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增加值增长12.7%;光电子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7%;先进制造和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分别增长30.2%、22%。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我们既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工程”,又尽力而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市新增学位1570个。化解了9个项目2529户群众的不动产登记难题。“一楼一策”推动“保交楼”,5909套住宅完成交付。打通皓月路等6条断头路,改造提升斯正街等12条背街小巷。稳妥化解6127名市属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欠缴历史难题。彻底解决了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多年“穿底”问题,保障了医保基金持续健康运行。城乡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00元,6.3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面对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我们主动融入全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力推进“会展+产业”模式,精心举办了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现场会、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全省“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会、铝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国字号及省级重大节会,展现了新时代的铜川魅力、铜川风采。
  主要做了8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接续出台134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07亿元,“一企一策”解难题482项,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组织文旅商融合促销活动630余场,电子消费券带动消费5700余万元,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5倍。新增市场主体8895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增长11.41%、8.31%。开通运行定制旅游专列,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5%和270%。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开发中心(花月荟)激发消费新热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排名全省第一。
  (二)坚持量质并举,重点产业聚链成势。铝及铝合金产业快速发展,建成安泰年产10万吨、世茂铸铝15万吨等6个再生铝项目,加快年产5万件高强度铝精密加工、100万套铝合金电子散热器等11个铝产业链项目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持续壮大,链上企业达到20家。光电子产业集成布局,产业链完成投资22.8亿元,增长109.9%。新材料、现代医药、先进陶瓷产业链聚集企业130余家。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投运,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6.78亿元、增长31%。
  (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动能加快释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和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镇村全覆盖,创新推出“光伏贷”、“樱桃贷”等20种特色信贷产品,耀州区克坊村“1+4”模式为全省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了优选方案。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被省政府授予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累计对接落地成果转化项目25个。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62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1家,分别是2021年的3倍、3.6倍。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连续三年获省级表彰奖励。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经开区和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印台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实地验收。我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15类48个项目全面启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三送三解三优”助企纾困等5项做法获省委、省政府肯定。
  (四)坚持强基固本,“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精准帮扶监测对象1047户3210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00.89万亩、总产32.62万吨。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区县全覆盖。建成高质高效水果基地5.28万亩,“三新”建园模式入选全省典型案例。铜川大樱桃成为中国—中亚峰会供应果品。印台区获评“中国苹果产业实力县域”。“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全面启动,改善农村公路140公里。农村自来水供水率、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占比分别达到96.46%、94.15%。宜君县成功创建“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印台区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坚持扩容提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西延高铁王家河特大桥、玉皇阁二号桥主桥合龙,西延高速耀州立交、G210惠陈公路开工,华能铁路专用线仁和隧道贯通。全市77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全部开工,丹阳片区、牡丹园片区雨洪综合利用项目主体建成。新区鸿基西路地下管廊工程加快建设。改造城市排水管网60公里,疏通排水管线错接混接点409个,雨污混流、跑冒溢流等问题有效解决。新增停车位3634个,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4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71个,惠及居民1.58万户。王益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入选住建部“推广清单”。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六)坚持系统施策,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前进16位,位列关中7市区和汾渭平原15地市第一。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75%,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岔口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优于国考2个类别。污染地块、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完成生产矿山、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2899亩。营造林10.12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45%、36.51%,国家森林城市通过评审。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方案通过省级审核,成功入选“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
  (七)坚持扩面提标,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城镇新增就业8823人,职业技能培训6672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32%。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34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完成迁建并顺利开诊,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挂牌运行,王益区中医医院揭牌投运,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5种慢特病门诊治疗费用异地结算在全省率先双向开通。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8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5.02万人。我市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并获得优秀格次。照金景区纳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序列、入选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秦人村落景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宜君县获评省级非遗特色示范县。
  (八)坚持防治结合,社会大局总体平稳。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3.33%、16.67%。严格执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加强政府投资审核、绩效评估和审计监督,政府债务风险持续降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信访综合绩效排名全省第二,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率排名全省第一。平安建设满意度99.26%,成功创建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民族、宗教、外事、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地震、气象、档案、供销、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过去一年,市政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实施《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铜川市防洪排涝条例》《铜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4件、政协提案258件、网民留言1665件。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格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市本级综合办公经费减少15%。动真碰硬整改审计、环保、安全等督查检查反馈问题,“三保”底线兜牢兜实,“四下基层”见行见效,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是铜川难中求进、奋力突破的一年,成果难得、殊为不易。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中省驻铜单位、驻铜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参与铜川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全市项目建设加力提速,产业转型步伐稳健,城市发展和民生事业步入新的阶段。更重要的是,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更加清晰、信心底气更加坚定、经验办法更加成熟,这为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不够快,新兴产业规模总量还相对偏小,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还面临较大压力,等等。我们将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竭尽全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粮食产量32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2%左右。
  要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个基调取向落到实处,以只争朝夕、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干出实效,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争取更好结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塑造现代化建设新动能。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坚决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以产业项目和社会资本投资为重,在谋项目、招项目、干项目上下更大力气,切实把大抓高质量项目的好势头保持下去,谋深抓实重点产业“链长制”,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能级跃升。
  (二)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惠民利民。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既谋划实施好治水兴水、助农兴农、上学就医的大事要事,又用心解决好背街小巷、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群众身边的烦心琐事,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让铜川老百姓的生活更好、幸福感更强。
  (三)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现代化建设根基保障。要坚决扛牢“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面提升排查整治效果,精准处置各类风险隐患。要坚持系统观念,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全力守好“文保”、“耕保”、“环保”、“社保”、“安保”等红线,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三、2024年重点工作
  (一)聚力挖潜能稳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精准施策稳工业。发挥工业压舱顶梁作用,延续优化一批可及性好的支持政策,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抓实稳增长专班定期研判、“双包一解”等推进机制,扎实开展“亲商暖企一线工作解难题”活动,建立健全上年新入规企业、当年新增产能项目、培育重点企业和帮扶减产企业等4个包抓清单,推动70户产值过亿元重点企业稳产增产,力促“煤炭稳产、洗煤增量、水泥提效、电力增发”,推动工业扩规提质。全年建成工业项目50个,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量质齐抓扩投资。树牢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效能的鲜明导向,坚持用好集中开工、观摩点评、专班推进等机制办法,统筹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民生项目,加强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力促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主动谋划争取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全国、全省盘子。全年建设省市重点项目150个、年度投资290亿元以上,开工投资过亿元的项目80个,实施投资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11个、产值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21个;建成投资过亿元项目4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挖潜增效促消费。持续深化消费增长三年行动,开展贯穿全年的“秦乐购”消费促进活动100场以上,引导线上线下结合、跨行业互动共促。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改造区县综合商贸服务中心3个、乡镇商贸中心10个、乡村便利连锁店110个。拓展多元消费场景,提升花月荟非遗街区运营质效,引进一批旗舰店、形象店,抓好老字号餐饮、民宿酒店等业态培育,打造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全年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5户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
  (二)聚力扬优势强链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链群聚集。坚定把铝及铝合金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做大铝基础、做优铝合金、做强铝加工。依托陕西省铝业协会联动平台,发挥链长统筹和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建成投产东盛昌15万吨等3个再生铝项目,开工建设世茂铸铝三期15万吨等再生铝综合利用项目,新增再生铝产能60万吨;建成投产东易特嘉10万吨铝板带箔等4个铝加工项目,开工建设陕有色30万吨铝箔、3万吨高纯铝等6个重点项目,新增铝深加工能力40万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亿元。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年产100万件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汽车减震器自动化生产线等项目,抓好王益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产业园、卡美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产业导入。巩固拓展光电子产业链,加快推进12GW单晶电池、磷化铟二期等项目,光电子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加快新材料产业扩规强链,抓紧推进稀贵金属催化剂二期,开工建设4万吨铜箔等项目。保持现代医药和先进陶瓷产业发展势头,建成10个中药材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压敏电阻器、电子陶瓷匣钵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碳化硅陶瓷、3000万件家居陶瓷生产线等项目。
  做强县域经济支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宜君科技工业园区壮大医药产业,王益经开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印台顺金工业园区布局镁铝合金产业,耀州惠塬工业园区做强绿色建材及配套产业,新区拓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形成一业突破、多业并举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经开区。各市级工业园区要深入实施三年倍增计划,推动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同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均增长10%以上,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区分别实现产值200亿元、50亿元。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和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支持铜川新区自贸协同创新区建设,深化产业耦合、交流互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发力,着力搭建贸易投资对接平台,高标准举办全省铝产业博览会,精心组织参加进博会、丝博会等经贸活动,承接好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推动开放型经济取得更大进展。新增外贸企业10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新基建项目布局,深入推进5G网络建设,5G基站总数达到1500个以上。持续拓展数实融合空间,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样板20个,建成数字化产业应用场景不少于30个。新培育数字经济市场主体120户,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加强“智慧社区”、“雪亮工程”等数字平台互联互通,增强城市数字化服务能力。
  (三)聚力抓改革促创新,更好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推进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市县融资担保一体化,组建市融资担保集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主体融资增量降本。全面推行工业“标准地”改革和“交地即交证”改革,稳妥有序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空置厂房。深化新一轮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落实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举措,促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市属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15%以上,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增长10%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40项改革突破任务,开展企业电子印章办理、异地就近取证(照)等8项涉企便民服务。改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特色功能,一网通办率达到93%以上。围绕482项涉企经营事项,推进“证照分离”、综合许可证改革,助力企业快入准营。深化工程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可承诺事项+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持续用好“陕企通”平台,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推动问题快接快办。加强“秦务员”应用普及,注册量达到3万户以上,更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着力改善科创生态。全面推进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实施新一轮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与高校院所对接力度,加快建设10个重点科技平台。围绕建设“三大产业集群”,实施2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孵化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0家。以“一区三园”为承载,对标创建标准实施七大重点任务,加快国家高新区创建进程。积极推进印台农业高新区创建。
  (四)聚力抓巩固促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同步发力,加强耕地保护和撂荒地治理,加大高标准农田建管力度,推广“铜麦6号”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5万亩以上,坚决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任务。实施耀州区百万只蛋鸡等2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运绿色食品产业园。做好“土特产”文章,做优特色产业链条,打响“铜字号”品牌。支持村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点建设,建立村级农事综合服务点20个,规范提升涉农企业30个以上。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8%左右。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彰显秦风铜韵的和美乡村建设,抓好陈炉、照金、董家河3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打造25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启动农村公路“新三通”建设,改善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抓好一体化、规模化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加快龙潭灌区前期工作,常态化做好农村供水水质巡检,确保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协同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建设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点4个,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比例达到95%以上。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常态化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三年行动,做好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成立乡村振兴公司,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行。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占比降至10%以下。持续深化盐铜协作,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全年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零售额3.5亿元左右。
  (五)聚力提功能塑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西延高铁铜川段路基贯通,3座高铁站站前广场全部开工,玉皇阁二号桥建成通车,加快建设西延高速耀州立交和G210宜君县城过境公路,抓紧实施周金公路、惠陈公路,推动城市外环线连通。加快推进雷家沟水库枢纽工程、桃曲坡至黄堡净水厂复线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做好水电气暖等管网更新改造。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建设,新增分配公租房800套,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居住需求。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启动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进度,丹阳片区和牡丹园片区雨洪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用。实施长丰路、鸿基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继续打通影响群众生活的断头路,改造提升10条背街小巷,更好畅通城市微循环。新开工1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265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改造,深化物业“三个一批”提升活动,下功夫解决社区服务和小区管理难题,有效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做靓特色文旅品牌。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照金红色资源整体保护传承工程、玉华宫文旅融合示范区等65个文旅项目,加快创建照金5A级景区、药王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创建A级旅游景区3家。支持特色旅游名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加强与省内旅行社协作联动,举办30场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办好20场精品体育赛事,力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组织文化惠民演出400场以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创建耀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六)聚力抓管理强治理,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排查和系统整治,推动空气质量位次前移。接续推进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排水管网改造32公里,确保岔口出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持续稳定达标。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恢复治理矿山1500亩以上,标本兼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和恢复湿地5000亩以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实施好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营造林10万亩以上。开展地下水取水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完成龙潭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稳步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能源、工业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制定落实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工业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建设智能产线,支持水泥企业实施排放提标改造。扎实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4%以上。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七)聚力惠民生增福祉,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打造“铜川有活儿”线上求职招聘平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亿元,公益性岗位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成功创建国家第一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社区工厂总量保持100家以上,新建外贸型社区工厂4家。举办铜川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技能培训5000人次。积极申报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成人才周转公寓120套,市级园区人社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聚焦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抓好30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1200个以上。开工建设铜川省属公办本科院校。抓紧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做优职业教育。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疾控应急指挥和实验中心、市中医院中医特色医院建成投用。实施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大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引进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5个以上。加快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和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努力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
  织密筑牢民生网底。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下功夫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320元、416元,对纳入城乡低保的60周岁及以上重度失能老人每月补贴200元,对18周岁及以上困难残疾人每月补贴100元。启动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和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工建设铜川殡仪服务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基本医保参保率95%以上,职工医保、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左右。做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抓好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努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八)聚力防风险保稳定,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维护经济金融安全。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规划约束和用途管控,严格预售许可证及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严格执行投资决策委员会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禁超财力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树牢过紧日子意识,加强政府投资类项目跟踪审计,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维护预算刚性,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时。
  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出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大险小患”问题,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扎实推进“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突能力,建好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市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及指挥中心、消防实战化训练基地,争创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用好用活“红旗模式”、锦园社区“三张清单、四化共治”等经验做法,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加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铜川。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牢记职责使命,永葆进取之志,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绩实效,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全面依法履职尽责,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要锤炼担当实干作风,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端正心态,放平视角,沉到一线找办法、解难题、办实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让一时的“政绩”成为长期的“包袱”。要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更好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抓不懈纠治歪风树立新风,持续为基层减负,用心为百姓干事,奋发有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岁月镌刻艰辛历程,奋斗书写时代华章。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网络编辑:吕梅
信息审核:张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