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CXXGK-2025-000024 | 主题分类: | 文化 |
发文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发文文号: | 铜政办发〔2024〕24号 |
发文日期: | 2024年12月23日 | 发布日期: | 2025-01-02 16:09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市数据局) |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铜川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23日
铜川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陕政办发〔2023〕29号)和《中共铜川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的实施意见》(铜发〔2024〕5号)精神,全面提升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达到30家,乡村旅游重点镇村达到70家,全市接待游客量达到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的阶段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深入挖掘文旅资源,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耀州窑遗址、玉华宫遗址陈列改造、薛家寨革命旧址展陈等重点文保项目,完成玉华宫肃成院遗址、耀州窑陈炉窑址考古报告编撰。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初步构建多层级多要素的保护传承体系,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博品牌。(市文化和旅游局、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配合。以下任务均需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配合落实,不再列出)
(二)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创作推出更多弘扬药王文化、耀瓷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新时代发展题材的文学、音乐、戏曲、书画等精品力作。大力开拓演艺市场,实现《红色照金》《千金方》等剧目常态化演出,打造地方特色文艺品牌,支持小剧场发展。(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成效,不断提升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效能,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积极推行错时、延时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创新办好品牌性群众文化活动。深化“耀朗读”“益起读”等全民阅读示范活动,着力推进“书香铜川”建设。(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四)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全力提升照金、药王山、玉华宫、陈炉古镇等高A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水平,支持开发建设文化体验、研学教育、冰雪运动、生态康养、乡村民宿、文娱演艺等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加快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军台岭、耀州古城、娑罗文化园、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点)建设,促进提档升级,规范高效管理运营。(市文化和旅游局、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打造文化旅游新产品。开展文旅资源普查,摸清文旅资源底数,按照串线连片抱团的市场运营思路,策划红色寻根之旅、陶瓷文化之旅、生态康养之旅、冰雪运动之旅、博物馆研学之旅等精品线路,完善提升线路中旅游要素,在“吃”上做文章,研发中医药养生餐、玄奘修心素餐,推广非遗美食、乡村特色美食。在“住”上提品质,积极培育星级酒店和等级民宿。在“购”上下功夫,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打造“铜享好物”系列产品。(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培育文娱演艺新业态。探索编排沉浸式实景演出剧目,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特性、区域特点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提升花月荟、秦人村落、书画公园等街区、园区演艺品质,引导专业艺术团体将舞台艺术作品与景区文化相结合,以景区为载体、为舞台,讲好铜川故事,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包装扶持一批具有铜川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研发项目,打响铜川文创产品和数字产品品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铜川老字号文化价值优势,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浓,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方品牌,支持文化创意街区开发建设,推动铜川文旅企业形成产品设计、制造、营销、代理服务、品牌建设的全产业链。明确现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发展方向,强化产业优势。培育具有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八)打造文商旅名街。加快花月荟、耀州文庙街、王益文化宫商业步行街、宜君宜阳老街等街区提升改造,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支持鼓励各区县举办庙会、集市等消费活动,打造有地域标识和丰富内涵的美食品牌,推动“文化+餐饮+旅游”融合发展。(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配合)
(九)发展会展经济。高规格、高标准办好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和中国孙思邈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博览会,加强展会与论坛、演艺、文化创意等活动融合,增强与产业招商、旅游消费的协同发展,提升展会综合效应。支持特色工艺品、特色农产品企业或协会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发展会展经济。聚焦煤炭、水泥、陶瓷、铝等优势产业,积极引入国家峰会、高端论坛等知名会议活动和上下游配套产业企业落户,实现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信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做大赛事经济。依托我市资源优势,持续办好冰雪、射箭、篮球、艺术体操等赛事,积极申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每年举办不少于15项重大赛事活动。打造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和线路,深化“跟着赛事去旅游”活动安排,规划建设一批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户外运动设施,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推动冰雪经济。谋划推进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体验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创滑雪旅游度假地,持续办好“Hi四季 趣铜川”冰雪旅游季系列活动,加强冰雪旅游宣传推广,引导社会力量组建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培训机构,丰富冰雪运动服务供给。推动冰雪赛事进景区,以赛事引领冰雪经济发展。开展冰雪消费季等商旅文体融合的促消费活动,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照金景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快发展康养旅游。推进中医、养生、养老、运动、食疗等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强各区县康养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项目,发展特色旅居养老,打造旅居示范区,丰富生态康养旅游业态,建设康养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升药王山中医药康养、照金体育康养、玉华宫森林康养、陈炉休闲康养四大康养产品品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千万工程”实施,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推进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鼓励各村镇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发挥我市果业、中药材、畜牧资源等特色优势,支持涉农企业开发休闲农业旅游模式,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铜川文旅品牌影响力
(十四)着力培育旅游市场。积极与旅行社对接,落实“引客入铜”政策。充分利用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合作联盟平台,开展线路串联、客源互送,实现与庆阳、平凉、临汾、三门峡等多地形成固定旅游线路,巩固西安—铜川,渭南—铜川,咸阳—铜川一日游市场,主动对接引流,将铜川景区(点)纳入陕西北线游线路。以旅游专列为突破口,提供优惠政策,力争使秋季香山红叶专列、冬季冰雪旅游专列常态化运行。(市文化和旅游局、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合力打造文旅品牌。广泛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创意营销,与旅游达人、网络大V合作,通过做大线上“流量”带动线下“留量”快速提升。做优“Hi四季 趣铜川”主题文旅活动,各区县、各景区根据四季主题活动,整合宣传资源开展营销推介,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与西安都市圈城市交流合作,整合文旅资源,联通旅游线路,组织开展联动宣传活动,举办城市间群众文化展演展示和文艺精品巡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围绕耀州窑、孙思邈等特色文化标识,策划主题鲜明的文旅交流活动,不断提升铜川文旅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外事服务中心、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优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十六)建设重大文旅项目。精心策划包装项目,更新完善项目库,建设招商平台,实施精准招商。加快照金红色资源整体保护传承、玉华宫文旅融合示范区、药王山石刻艺术博物馆、耀州窑陈炉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非遗保护展示等项目实施。持续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推进冰雪运动、温泉养生、乡村民宿等文旅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照金景区管委会、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完善文旅交通设施。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改善景区与干线公路及景区之间的通达条件,加强路段的养护管理,在通往景区(点)公路沿线增设服务项目,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交通便捷度,在西安市商圈、高校及交通枢纽等地开通铜川旅游直通车,建设市域旅游交通环线,实现各景点间无缝对接。(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完善升级铜川智慧旅游平台,提升铜川文旅数据分析和智慧化管理水平。实现高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造“5G+文旅”、3D裸眼四折幕等一批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提升文旅消费场所5G网络覆盖水平,实施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提高文旅消费场所银行卡、云闪付APP和符合银行业统一标准的各类型移动支付产品使用便捷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数据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推进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广旅游设施标准和经营服务标准,加强住宿业标准化建设,培育特色主题度假酒店、精品客栈、乡村民宿,提升现有星级酒店和民宿品质,争创高星级酒店和等级民宿。举办全市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系列比赛,提升文旅窗口单位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开展文明创建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畅通旅游投诉处理渠道。深入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治理工作,保护群众合法权益。落实A级旅游景区安全评估工作机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织密文旅安全防护网。(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各区县要认真研究部署、狠抓落实推进,凝聚大抓文旅的工作合力。市级相关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维,强化责任、紧密配合,形成市级统筹、区县主抓、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文旅重大项目、重要发展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设计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