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CXXGK-2014-016445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构: | 发文文号: | 铜政办发〔2014〕48号 | |
发文日期: | 2014-08-29 | 发布日期: | 2014-09-01 16:20 |
公文时效: | 发布机构: |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扩大会议暨全省安全生产“三化”建设现场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三化”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三化”建设责任
(一)落实“三化”建设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三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安全生产“三化”建设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是“三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担任本辖区“三化”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协调领导推进“三化”工作,其他副职按照“一岗双责”,负责分管行业和部门“三化”建设工作,包抓一个“三化”建设示范点。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负责本部门网格化、专业化建设,指导督促所监管行业领域企业管理精细化工作。企业负责人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人员,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装备管理五个方面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工作。
(二)加强综合协调推进。市、区县两级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及其办公室(安监局),要充分发挥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安全生产“三化”建设月推进制度,负责召集负有建设责任的成员单位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报工作进度,交流工作信息,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指导各级开展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工作
(一)推进政府监管网格化。按照“编制一张网,建立三本帐”的要求,建设市、区县、乡镇(街办)三级监管网格,抓住企业基础信息、事故隐患、监管责任三本台帐的建立,把任务细化分解到区县、乡镇(街办)和部门,形成三级网格的有效衔接和三本台帐的全覆盖。
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是:在9月底前,市、区县、乡镇(街办)三级以及市、区县相关部门都要按照区域、职责,以监管对象为中心,编制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网重叠、密而不漏”的本级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在10月底前,市、区县、乡镇(街办)三级以及市、区县相关部门要全面建立企业基础台帐、事故隐患台帐、监管责任台帐。要充分利用我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做到全面录入、动态管理、重点监管。
要将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全部纳入安全监管网格,实行危险等级分类管理。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程度,划分为A(高危)、B(中危)、C(低危)三个危险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制定监管办法和措施,明确监管重点和目标,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对危险等级高的企业和重大危险源,要增加检查频次,加大监管力度。
(二)推进行业直管专业化。“制定一个方案,落实四项职能”,制定行业直管专业化实施方案,落实专业化监管责任、工作机制、监管标准和应急救援四项职能。要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着力加强行业监管队伍、专家队伍、救援队伍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
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是:在9月上旬前,负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电力等行业监管职能的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出实施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主要措施,落实四项职能。在行业监管的内容、形式、手段上更加注重专业特点。
(三)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抓住五个重点,编写一本手册”,把制度建设、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装备管理“五个”精细化作为重点,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风险点辨识、防控和巡查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安全评估全覆盖、经常化。要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经验,积极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编制《企业精细化管理手册》。督促企业依法依规,承担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对人、机、物、环、法等生产要素,实行全过程风险控制和以精、严、细、实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把安全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要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逐步实现铜川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三、强化措施,完成安全生产“三化”建设任务
(一)落实乡镇安监机构,实现监管责任全覆盖。“三化”建设基础是“三基”,落实在基层,各区县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按照市上《关于镇村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乡镇(街办)安监机构,实现安全监管责任全覆盖。建设标准化安监站,要按照“十有”标准(有牌子、有办公室、有电脑、有网线、有打印机、有复印机、有传真机、有照相机、有装备、有文件柜)建设全市41个乡镇(街办)安监站。按照市政府关于“三基”建设的要求,落实乡镇(街办)安监站专职工作人员。
(二)通过科技驱动,实现安全监管信息化。要加快建设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将“三化”建设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对接,做到安全监管各种数据资源实时动态管理,实现行业部门、区县、乡镇(街办)共建共享。与此同时将安全监管平台与“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对接,共享数字城市数据资源。
(三)细化计划倒排工期,以典型引领加快工作推进。按照省上对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倒排工期,从9月开始,按月、周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学习咸阳市、红柳林煤矿的经验,对先进典型的工作机制、方式方法进行复制,在本辖区、本部门全面推广实施。采取由领导包抓试点,专人负责落实的办法加快工作推进,确保10月底前完成“三化”建设任务。
(四)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各区县、市级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三化”建设工作月报制度,每月按时准确报送本区县、本部门“三化”建设工作情况。市安监局每月通报进展情况,市政府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对“三化”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市上将“三化”建设列入201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凡“三化”建设任务没有完成的,不得评为201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