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融合,让人社服务更加方便、温暖
来源: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16-04-27 16:5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日,市人社局印发《铜川市“信息化人社”试点实施方案》,就信息化人社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市人社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什么是“信息化人社”?启动“信息化人社”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人社部门的业务领域均涉及“人”,并围绕“人”展开, 日益强调对人的服务。同时,人社服务对象涉及到千家万户,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产生和管理的数据量巨大。因此,国家人社部于2015年提出从人社信息化到信息化人社的转变,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信息化的工具定位,在思想理念上把信息化做为人社工作的机制保障,在体制机制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人社系统的融合发展,在工作内容上要多渠道满足社会公众获取人社服务的需求,在工作形态上要把信息化工作做为人社部门工作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网络大厅联动,运作高效透明”的工作新模式。
  长期以来的业务纵向分割,在人社系统内部形成了明显的数据孤岛,信息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中,彼此不共享,还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老百姓到人社部门办理业务,需要到不同单位,填各种表格,盖各种公章,“跑断腿、 磨破嘴”,主要原因就是各部门信息系统割裂导致简单的事情重复办。同时,由于数据不能共享,也给基金监管和决策分析带来了不可逾越的数据鸿沟。人社部门要打破工作中的僵局,必须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工作内容、工作形态等方面做出改变,以开放、共享和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为人社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诉求日益增多,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随机性的特点,对获取人社服务的渠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在获取服务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人社部门只有抓住“互联网+”的契机,推动管理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包容,从分散走向整合和协同,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要求我们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和改善特殊群体的服务诉求。
  二、我市目前信息化人社工作进展如何?实施效果如何?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方便、温暖”的人社服务新要求,全力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社保卡发行和应用推广,进一步拓宽公共服务渠道,信息化人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建设了网上服务平台。扎实开展公共服务目录标准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开通了网上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服务引导、业务经办、绩效评估、评价反馈的网上经办服务机制。二是社保卡发行和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启动了社保卡发行和用卡环境建设工作,实现了社保卡的网上自助申请,在社区、村镇布设服务终端近600台,实现了社保卡的个人社保权益记录查询、个人社会保险费缴纳等功能。三是进一步拓宽了公共服务渠道。通过铜川人社门户网站、微信平台、云客服向广大服务对象提供了高效、便捷、畅通的人社服务,实现了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自助终端、网站、微信等多渠道缴纳。
  三、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以数据共享融合为基础,以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推广为主线,全力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促进人社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业务经办高效、公共服务便捷、基金监管有力、分析决策科学”的人社工作新局面,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网络大厅联动”的人社服务新形态。
  四、信息化人社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按照“方便、温暖”的人社服务要求,今年我市信息化人社建设的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推广步伐。4月13日,我们开通了社保卡的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了社保卡从申办、挂失、改密、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无纸化自助办理,解决了社保卡制发周期长、流程繁杂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个人社会保险费缴纳平台,开通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费的自助缴纳。通过社保卡代替定点医院就诊卡、定点药店会员卡,进一步减少服务对象在医保结算过程中的排队等候问题。探索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开展医保在线结算服务。全面实施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入卡工作,实现城镇医保、工伤、生育保险的外诊报销费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工伤、生育、失业按月发放待遇的社保卡发放。
  二是全力推进“互联网+”的人社服务新形态。继续完善铜川人社网上服务平台,全力推广“铜川人社”云客服系统。开发“铜川人社”手机APP应用,开展与支付宝、微信等主流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将社保权益记录查询、个人帐户动态提醒、社保费用缴纳等功能向手机移动终端平移。在市县两级服务窗口设立自助服务区,在乡镇(街办)、村(社区)配备铜川人社自助服务终端,为不能使用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提供随手可得的人社服务。
  三是改善和提高人社大数据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以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库和社保卡持卡人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建设人社数据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共享平台在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分析决策以及外部数据交换方面的核心作用,通过数据相互验证进一步简化办事环节,通过数据交换分发实现流程优化和重组,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升人社系统宏观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医疗费用智能审核系统,将监管范围扩大至工伤、生育保险,形成“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追溯”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体系。
  四是全面推进人社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推广实施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的劳动监察两网化指挥中心和劳动仲裁厅。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配合省厅开展人事人才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系统。
  五是夯实基础网络安全。做好网络安全巡检和日常监控。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测评,继续优化网络基础平台。实施严格的网络终端安全管理机制。


网络编辑:段东方
信息审核:周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