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的复函
铜金融函〔2018〕97号
来源:市金融办 发布时间:2018-07-30 13:3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类  别:A

签发人:傅强


王成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金融如何支持铜川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6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客观看待我市金融业现状
  (一)金融机构体系情况。目前,全市有银行业机构14家,证券营业部5家,保险机构25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担保公司5家。股权投资企业19家。农信社全市乡镇机构覆盖率100%。金融便利店515家、“双基联动”工作站543个,均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保险机构全市乡镇服务网点覆盖率、农村协保员全市行政村覆盖率均为100%。我市农村已经形成基本金融业务不出村、综合金融业务不出乡镇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金融业运行情况。2017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88亿元,同比增长10.77%,占GDP的3.98%,纳税9988.77万元,金融系统从业人员8918人。截至今年5月末,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4.91亿元,同比增长8.2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1.98亿元,同比增长20.71%。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88亿元,同比增长3.37%;赔付支出0.95亿元,同比增长25%。证券机构累计成交量65.24亿元,客户资产量13.54亿元。
  (三)金融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一是提升融资服务效能。打造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健全政银企协同对接和征集融资需求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主办行制度,2016年以来累计为95户工业企业以及“三重三区”等领域65个重点建设项目筹集资金95.52亿元,促进了我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系列决策落到实处。今年已征集到融资项目184个。扎实开展金融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切实降低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围绕丝博会签约项目精准发力,向签约项目责任单位提供域内银行业机构融资联络员信息,主动当好融资服务“店小二”。积极盘活经营困难企业,截至6月底累计入户调研企业69家,建立帮扶专家组评审机制,“一企一策”研究制定盘活方案。二是推进直接融资。制定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办法和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健全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持续开展“券商下基层”活动,目前共9家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挂牌,占全省交易板挂牌企业总数19.15%。三是系统推进金融扶贫。健全金融扶贫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围绕扶贫开发、农村新型市场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农村地区劳动者素质提升“五位一体”的金融扶贫“铜川模式”。国开行陕西分行向印台区等三个贫困区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授信11.66亿元;农发行铜川市分行向宜君县移民搬迁项目授信2.35亿元。严格执行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发放贷款4122笔、余额1.74亿元,平均利率4.37%,低于基准利率0.38个百分点,为全省最低,有效信贷需求获贷率100%。推进建设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相继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政策性小麦、玉米保险等14项保险服务全市全覆盖、“助农保”等3项保险服务区域全覆盖;今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鸡蛋“保险+期货”试点,6月中旬我市首单玉米“保险+期货”成功落地。四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农户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联动机制,积极推广“诚信纳税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融资等创新服务,拓宽了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渠道。五是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全市农村家庭金融机构经济建档率和信用评级率均为100%。自 2015年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宣传活动,坚持各级领导干部金融知识培训“走出去”,干部群众金融素养显著提升。保持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行为高压态势,区域金融保持安全稳定。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开展普惠金融第三方评估,全面客观掌握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丰富了区域普惠金融发展内涵。
  二、存在问题
  (一)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偏弱。2015至2017年,我市平均余额存贷比为37%,较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低31.5个百分点。
  (二)融资结构有待优化。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市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意识和能力较弱,过度依赖信贷资金,直接融资占比过低,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尚未形成。
  (三)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严重不足。符合银行业机构信贷支持条件的企业偏少,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法人治理水平不高,诚信意识不强,与金融机构共赢发展理念较为欠缺。
  三、下一步打算
  当前,新铜川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我办将引导全市金融系统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把金融业打造成为强势产业,扎实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金融领域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新篇章,为把我市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持续提升银行业服务质量。强化货币政策引导,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为银行业机构提供价格合理、期限灵活的资金支持。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落实开户行主办行制度,动态管理企业融资需求库,实现信贷资金投放同工业、旅游业、城市经济等突破发展以及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等保持协调匹配。银行业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等规定,清理整顿不合理服务收费,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真正让利实体经济。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有效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
  (二)加快推进直接融资。出台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奖补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用好企业债等融资工具,推动中小微企业借助债务工具进行直接融资,扩大融资规模。推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力争在交通、旅游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不动产收益权等资产证券化,推动实体经济领域沉淀资源转为资本优势。健全支持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财经发展基金乘数效应,设立铜川市新动能等产业引导基金,加快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股权投资基金业态。
  (三)发挥保险综合功能。保险机构丰富养老保险服务供给,发展多元化健康保险。落实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实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扩面。提升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广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鼓励保险机构与政府合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保险产品。发挥保险融资增信功能,积极开展贷款保证保险和履约保证保险,推广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融资模式。探索与大型保险机构展开战略合作,争取引入保险资金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四)扎实开展金融扶贫。科学配置金融资源,探索“五位一体”金融扶贫工作思路,增强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实现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贷尽贷,强化风险防控,切实发挥扶贫小额信贷助推产业扶贫政策效应。各区县用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融资承接平台,按照“省级统贷、县级承贷,省级贴息、县级还本”要求,提高国开行陕西分行向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农发行铜川市分行向宜君县移民搬迁项目的授信资金使用效能,用足棚改项目融资政策。坚持开展保险扶贫,扩大“保险+期货”规模,争取“助农保”扶贫专项保险实现全市全覆盖。
  (五)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严格落实“两增两控”指标,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能。银行业机构结合央行“定向降准”政策机遇积极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开展抵质押业务创新,在传统不动产抵质押品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股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质押融资。严格落实《铜川市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按照相关续贷监管要求,研发“循环贷”等产品,积极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实,实现对企业的延续性资金支持。争取市中小企业转贷基金规模增扩到5亿元。
  (六)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严格落实《铜川市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实现融资担保行业“减量增质、做精做强”发展,通过重组、增资、整合等方式建立财政出资为主、社会出资为辅的融资担保体系,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资本金注入,做大做强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力争2018年底注册资本达到10亿元。扩大政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实现业务县域全覆盖。创新政银担合作模式,争取合作银行让利,政府给予担保费率补贴,确保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5%。
  (七)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农信社充分发挥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快向农商行转型。小额贷款行业细分目标市场、找准定位,切实发挥小额、分散、便捷优势,通过管理模式、风控模式、服务产品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设立市金融服务公司和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公司,促进金融要素有序顺畅高效流转。适应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不断转化的需求,鼓励适度竞争,促进典当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八)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实现货币、财政、产业等政策精准对接,提升普惠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城乡居民综合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加强普惠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群众的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争取建设铜川全国普惠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人民银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和资源等优势,为全国普惠金融发展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严格落实中省金融领域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培育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活力。
  (九)引入域外金融活水。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租赁等机构入驻我市,持续丰富和优化我市金融服务供给。引入优质PE、VC通过对域内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等增强融资实力,服务域外上市企业落户铜川。以实施铜川现代服务业金融总部基地项目为载体,加快建设金融功能区,强化金融资源集聚整合。支持陕西金融控股集团、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来铜布局业务。出台给予新设和引进金融机构的奖励和扶持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落户铜川,健全完善我市金融服务体系。
  (十)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使用我市经济金融领域优秀人才,完善市、县两级金融办组织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加强金融系统从业人员政治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打造兼具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实施金融知识培训“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推进优秀金融干部在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市级有关部门之间有序流动。打造经济金融领域高水平智库,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十一)切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合规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推动非金融企业降杠杆,优化杠杠结构和质量。积极化解企业不良债务,盘活经营困难企业。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分类处置存量债务、严控增量债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保持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非法集资的高压态势,严惩金融诈骗等违法违规金融行为,切实维护合法金融债权,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健全金融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感谢您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铜川金融业发展,并多提宝贵意见。



铜川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8年7月30日

(联系单位:铜川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电话:3183915)


网络编辑:胡佳毅
信息审核:胡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