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10-001650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机构:  政研室 发文文号: 
发文日期:  2010年07月21日 发布日期:  2010-07-21 11:03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政研室
2010年印台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研室 发布时间:2010-07-21 11:0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0年1月18日在铜川市印台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区长  延红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果业强区、全省旅游名区、全市工业大区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㈠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增长18.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01万元,增长16.4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29.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增长29.2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8亿元,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60元,增长19%,较上年净增19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增长60.25%,较上年净增1880元,全面完成了预期的各项目标任务。
  ㈡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4.19亿元,增长8.5%。苹果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新栽苹果4.8万亩,新增市级示范园3.7万亩,苹果总产量达16.5万吨,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4150元,创历史新高。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栽干杂果5258亩,栽植烤烟7000亩,种植蔬菜1.38万亩,新增奶牛300头,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发证面积34.9万亩,确权到户率99.8%。高质量地完成了周陵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新引进项目4个,周陵农业园区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㈢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新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区属规模以上企业达14户。实施中小企业新建、技改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2.49亿元。新开发电子、医药产品3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4%。资源整合工作进展顺利,11处整合煤矿全部开工建设,坩土资源开发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顺金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第一批27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顺利通过评审,污水管网扩建工程投入使用,为园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㈣第三产业蓬勃健康发展。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陈炉古镇景区导示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陈炉古镇旅游发展规划论坛,进一步提升了陈炉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成了姜女祠明清仿古画廊,新建园林小景2处。新增“万村千乡”工程合作连锁店10个,曙光市场、长江商贸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商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家电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发放家电补贴35.05万元,农村流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㈤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组织参加了西洽会、厦洽会、杨凌农高会等对外商贸活动,共签约各类招商项目18个,实际到位资金4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百万只蛋鸡、鸿博建材等项目建成投产,万吨果库、东坡洗煤厂等项目正在建设。政府投资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加大,全年共争取政府投资项目162个,实施项目375个,完成投资3.89亿元。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决策、审批和建设程序,严格落实项目“四制”,全区项目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
  ㈥民生工程扎实稳步推进。全面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撤并中小学24所,异地新建、改扩建中心小学2所,全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双高普九”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实施“蛋奶工程”,全区有7088名学生吃上了“营养早餐”。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个,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07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0.7%,我区被省政府授予“新农合制度建设先进区”称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项目顺利实施,全区1.3万余名育龄妇女享受了免费检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2‰,稳定在低生育水平。新建“农家书屋”31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4个,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128套,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㈦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全面启动了漆水河姜女祠段河滨景观改造工程,清理河道6公里,绿化城市直观山坡18公顷,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3个,建设农村公路43.04公里。完成了千村贫困人口搬迁、扶贫移民安居和农民安居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发放廉租房补贴973户。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3个,解决了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360口,绿化造林7.8万亩,四旁植树153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3平方公里,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㈧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市医疗救助及优抚金6308万元。区中心敬老院全面建成,3个城市社区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85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826个,转移劳动力1.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区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平安印台”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大接访”和“大下访”活动,信访案件调处力度不断加大,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㈨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吸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提案44件。实施了财政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三项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行业专项预案49个,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全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政府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审计、统计、工商、粮食、质监、档案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9年是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是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一年,也是全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安全稳定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与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区23万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更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协作、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关心印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缺乏大项目支撑,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二是缺乏骨干财源,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各种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小城镇建设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持,城乡一体化进程还不够快。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更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十分关键的一年,既有发展的困难和挑战,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从客观发展环境来看,中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定今年我省经济增长目标要达到13%,把工作重心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投资力度;加之我市被确定为“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同时又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在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我们自身来看,2009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达18.5%,是印台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更重要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并确立了一条符合印台实际的发展道路。当前,全区上下思进求变的愿望强烈,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这些都为我们实现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印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全国果业强区、全省旅游名区、全市工业大区目标和“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新布局,持续深入推进果业立区、工业强区、旅游兴区三大战略,加快两大园区和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步伐,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印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44.85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600万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52.4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87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78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增长1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㈠以建设全国果业强区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加快现代果业发展步伐。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果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继续扩大苹果栽植面积,高标准完成4万亩苹果栽植任务,使全区苹果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全面实行苹果标准化生产,建成红土北塬万亩现代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大生态果园建设力度,新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园3万亩,稳步提升果品质量。继续开展果园测土配肥,积极倡导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加强以物理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面提升果业综合效益。强化果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果农的务果技能,确保全区优果率达到85%以上。加强果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扶持巩固营销队伍,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提高和扩大印台苹果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核桃等五大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精神,加快发展核桃、花椒等干杂果经济林,改造提升干杂果经济林1万亩;积极推广夏季管理五项丰产技术,加强后期管护,切实提高干杂果经济林的综合效益。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烟叶生产,积极推广烟果间作生产模式,年内栽植烤烟9000亩。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设施蔬菜,建成日光温室大棚50座,新建蔬菜专业村2个,全区蔬菜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确保畜禽存栏总量较上年增长10%,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年内完成金锁至瑶曲通乡公路和金锁关镇半截沟、柳树台等4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深化农村交通运输示范区创建工作,提高全区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启动实施2010年度4个村的“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完成年度农民安居工程和6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争取实施城市社区站点项目5个,农村社区站点项目13个,解决饮水安全3000人,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340口,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周陵园区建设步伐。以节水型“果-畜”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按照“综合规划、区域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建设新型现代农业园区。树立园区优先发展的理念,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园区供水、灌溉、电力增容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综合服务体系,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增强吸纳承载能力。加快园区6个行政村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村。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园区。年内引进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户、农业新品种2个,完成哼瑞种猪场三期和大型沼气项目二期工程建设任务。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按照“一户一策、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大力发展果品配套企业,加大对九州果业、三联果业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大匠农科集团做大做强,打响“春蕾”品牌。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年内新培育经纪人和营销大户70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启动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坚持实行“资源整合、资金捆绑、板块开发、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以村庄绿化为重点,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教育,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㈡以建设全市工业大区为目标,加快工业化进程
  持续深入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全市工业大区。
  积极培育四大产业集群。按照“壮大煤炭,发展铝配套,提升建陶、化工和机械加工,突出农副产品加工”的思路,着力培育四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加大现有生产煤矿安全投入,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加快煤炭资源整合步伐,完成11个资源整合矿井的建设任务,力争全部通过竣工验收;依托区矿协作平台,积极发展精洗煤和煤化工产业,加快东坡洗煤厂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依托铜川铝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延长铝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大陈炉地区坩土资源统管力度,规范开采经营秩序,提高坩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大力发展现代建材业,引进建陶、化工和机械加工等项目,积极发展电子、电工、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着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
  加快顺金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园区发展功能定位,科学编制园区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园区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的有利机遇,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气、排污等基础设施,改善园区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盘活园区闲置资产和土地资源,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年内引进企业2户,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订出台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措施,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投资,激发创业热潮,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区投资开发公司和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的作用,搭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平台。年内新增民营企业5户以上,个体工商户200户以上,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亿元,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㈢以小城镇建设为统领,提升城镇化水平
  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提高城镇化水平。
  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铜川“次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强与市规划部门对接,重新调整城市发展方向,积极把城市区域发展空间向北延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统筹兼顾,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科学编制红土、陈炉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规划,合理修编阿庄镇、金锁关镇、玉华镇城镇总体规划,努力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积极实施“城市北扩”战略,增加城市容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漆水河姜女祠段河滨景观建设一期工程,不断加快城市开发步伐,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加快红土、陈炉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力争将王石凹镇、广阳镇列入关中百镇建设范围。其它各乡镇实施2-3个镇区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环境宜人、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努力提升城市带动功能。全面巩固提高创卫成果,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监管,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加快发展城镇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业,放宽城镇户籍管理政策,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铜川资源转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意见》和《铜川资源转型城市规划》,认真编制我区“十二五”规划,科学确定“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努力使规划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印台百姓、建设渭北城郊型强区的科学蓝图。
  ㈣以打造全省旅游名区为重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迫切需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对三产经济的扶持力度,努力在培育现代服务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加快陈炉镇开发步伐。充分发挥陈炉古镇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四块招牌,高起点编制陈炉古镇旅游规划,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招商和宣传推介力度,加快推进陈炉古镇旅游开发。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配套产业,做大做强陈炉旅游文化品牌。年内建成陈炉窑址文物修复展示库房主体工程,加快陈炉古镇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电子商务、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印台商务酒店等餐饮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曙光建材城等专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加快红土、陈炉等重点城镇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新增农资连锁店10个,不断增强城乡商业活力。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㈤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投资方向,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包装等前期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跟进上报项目审批动态,努力在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领域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加强项目建设调度,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树立全新的招商理念,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抢抓东部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精心组织参加西洽会、厦洽会、杨凌农高会等多种形式的对外经贸活动,加强“点对点”专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深化区矿区厂协作,主动出击,内联外引,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大招商项目开发力度,年内包装10个以上有可研深度的项目。认真开展投资环境整治活动,坚持实行“三位一体”项目包联责任制,切实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全面提升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年内完成市域外到位资金4.8亿元,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㈥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
  牢固树立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理念,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以果畜结合为主的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强化科技推广,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推进以坩土、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利用效率。切实做好荒地和旧宅基地复垦工作,积极开展废旧物品、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强化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日常监测,严管重罚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企业污水废气达标排放。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把建设项目政策关、选址关、环评关和“三同时”验收关,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入区建设。全面树立环保和节约意识,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倡导全社会开展节电、节能活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煤烟粉尘、噪音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整治210国道、305省道沿线煤场,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加强柳湾水源地保护,强化水源保护区内企业日常监管,确保饮用水安全。围绕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绿化造林2万亩,认真实施城市直观山坡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完成广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和车房沟坝系等年度建设任务,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㈦以增收节支为主线,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证。
  全力促进财政增收。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继续强化税源监控,防止税收流失。切实做好坩土等矿产资源税费征收工作,努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突出抓好重点税源,继续完善煤炭税费“一卡通”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600万元。
  努力优化支出结构。从严从紧控制财政支出,进一步明确财政公共保障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人、车、会、招待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及各项重点支出。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不断强化财税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稳步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全面完成预算管理系统试点工作。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全面提升财税管理质量和水平。
  ㈧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大力推进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食品价格补贴等惠民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加大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扩大覆盖面。规范农村扶贫互助资金项目运行,强化监管,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
  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抓好“以一带十”长效科技培训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全面推进“双高普九”工作,积极创建“双高普九”合格区。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中心幼儿园,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完成3个乡镇文化站、20个村级文化室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120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巩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扎实做好档案工作,力争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市上验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救助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司法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将敬老院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在规范运行区中心敬老院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的区域性敬老院,不断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有关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落实各项创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狠抓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及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印台”创建工作。继续落实信访和维稳六条线工作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及时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和问题,确保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三、以改进作风为核心,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负责任、有作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步伐,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抓经济增长点的培植,抓发展环境的改善,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及时解决保增长、调结构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区级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完善监察监督制度,对政府机关履行职责的情况定期进行评议,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区,巩固普法成果,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进法治与民主化进程。认真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自觉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及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健全各项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依法行政日常监督检查,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效率。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加强政府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法律援助服务力度,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集中力量抓大事、实事,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求实效,集中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完善行风评议工作机制,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
  切实抓好反腐倡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制,加强对“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督的效能监察。不断完善从源头上预防和整治腐败的制度体系。严格矿产资源审批、政府采购、惠民资金、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管理权力运行,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着力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为把我区建设成为渭北城郊型强区而努力奋斗!


网络编辑:许萌
信息审核:何江艳